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8期

32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32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pdf)惊厥是由于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突然的大量异常放电所导致的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不自主的短暂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婴幼儿最多见,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现将我科2002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2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惊厥病例共32......

点击显示 收起

   32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pdf)

  惊厥是由于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突然的大量异常放电所导致的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不自主的短暂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婴幼儿最多见,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青紫,双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视或斜视,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可伴有大小便失禁。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窒息、脑水肿、脑损伤甚至死亡等多种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急救处理,争取在短时间内止惊,尽量缩短缺氧时间,避免永久性的脑损伤。现将我科2002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2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惊厥病例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6个月。临床特点:大多突起高热,体温达38.5 ℃以上,发作时两眼凝视、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意识丧失,严重者颈项强直、面色青紫,惊厥发作时可由数秒至10多分钟或更长。32例小儿惊厥中,上呼吸道感染伴惊厥21例,病毒性胃肠炎伴惊厥5例,脑膜炎伴惊厥2例,痢疾伴惊厥2例,低钙惊厥2例。

    2  护理体会

    2.1  控制惊厥  发现惊厥小儿立即将患儿平卧于床上,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裤带,迅速指掐人中,或针刺人中、十宣、合谷、涌泉穴止惊;用纱布包缠压舌板,放置在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用生理盐水加安定0.3~0.5 mg/kg灌肠,静脉注射安定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15 mg/kg控制惊厥,或用10%水合氯醛灌肠,尽量保留1 h以上,以便药物吸收达到控制惊厥的作用。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牙关紧闭的患儿可用开口器将其缓缓撑开,切勿强行用力撬;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牵出,并托起小儿下颌防止舌根后坠影响呼吸引起窒息。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应立即给予吸氧,氧气流量1~2 L/min经湿化后吸入。因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吸氧可减轻缺氧与脑损害。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雾化常选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病毒唑、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2.3  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对体温达38.5 ℃以上的小儿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给予冰帽,可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其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慢或制止其损害程度的进展,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其次在枕下、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冰袋外包裹一层薄巾,防止局部冻伤;或用30%~50%酒精擦浴;或用32 ℃~34 ℃温水擦浴,用纯棉毛巾轻擦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处,擦至皮肤发红,时间一般15~20 min。把体温控制在38 ℃以内。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项,因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擦浴时注意观察患儿意识、脉搏、呼吸有无异常,有无寒战。如出现上述情况,立即停止并报告医生。遇有持续39 ℃~41 ℃高热不退者应配合药物降温,如肌肉注射来比林15~25 mg/kg及口服美林5~10 mg/kg等。

    2.4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备好抢救药品,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确保液体按时按量准确顺利输入,准确记录出入量,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敏捷、准确,避免刺激患儿。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并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切忌家长搂抱,摆动患儿。

    2.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随时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呼吸有无暂停。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眼球是否凝视或向上翻。观察意识的改变、抽搐部位及抽搐的情况,并做好记录,注意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有无诱因刺激等。观察惊厥缓解后神志恢复情况,观察患儿口唇、指(趾)端、甲床、耳垂缺氧情况。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黄疸及皮疹。并观察前囟是否膨隆,以便及时发现脑水肿早期症状,若惊厥发作>10 min,或反复惊厥不止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脱水剂,预防脑疝的发生,同时要注意有无休克与呼吸衰竭,以便及时纠正酸中毒和减轻脑水肿等对症处理。

    2.6  加强基础护理  高热患儿体温逐渐降低时,患儿出汗多,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液,勤换衣服并注意保暖,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输入液体及鼓励患儿多饮水,以防脱水。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不强力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骨折。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以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通风,室温以18 ℃~20 ℃,湿度55%~65%为宜,保持环境安静。饮食宜清淡,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于营养饮食。注意患儿安全,应有专人护理防止患儿坠床及碰伤。

    2.7  应用脱水剂的护理  持续而频繁的惊厥,往往并发脑水肿,要适当应用脱水剂,多采用20%甘露醇,注意输入的速度,一般在30 min内滴完,使用过程中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并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禁忌热敷。

    2.8  做好预防高热惊厥工作  向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讲解小儿惊厥时的家庭及院外急救的简单方法,惊厥常见于6岁以内体质较差的小儿,因此要引导小儿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小儿惊厥多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在控制体温的同时要控制感染。若体温迅速上升至40 ℃又有惊厥史,应给足量有力的抗生素加激素,并迅速降低体温,除物理降温外,应用降温药物肌肉或静脉注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3  小结

  32例小儿惊厥病例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细心护理,全部康复。主要是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治疗处理恰当,操作及时,用药迅速,护理得当,缩短了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减轻患儿脑缺氧,是患儿全部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单位: 710075 陕西西安,西安高新医院儿科中心

  (编辑:周  蕊)

作者: 南远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