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9期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史长,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及收缩力下降,如:血压急剧升高、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等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能有效地扩张外周动静脉,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史长,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及收缩力下降,如:血压急剧升高、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等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体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能有效地扩张外周动静脉,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1]。用输液泵输入硝普钠能使药物的浓度、剂量精确,将血压恒定地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现将我科自2004年4月~2006年4月20例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输液泵静点硝普钠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为我科自2004年4月~2006年4月收住院病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1~82岁,平均(61.6±14.2)岁。血压最高260/130 mmHg,最低160/100 mmHg,平均190/110 mmHg。

  1.2输入方法

  1.2.1药液配制由于硝普钠水溶液不稳定,遇光易分解,故应现用现配。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硝普钠粉剂25~50 mg加入5%葡萄糖250~1000 ml稀释。药液应4 h更换一次,以免药物分解,降低药效。使用时输液瓶应用专用避光输液套及输液器或用黑布、银箔包裹输液瓶和普通输液器。

  1.2.2给药方法因输液泵操作简单可靠,能将药液准确匀速而持续地泵入。一旦出现输液不畅,局部肿胀,液体输完需要及时加药等均能及时报警提醒,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输液前务必检查输液泵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单独独立静脉通道,避免和其他药物混合滴注。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最好使用留置针穿刺,避免关节和细小血管,选择粗直而又便于肢体活动的血管部位,防止药液外渗造成组织的损伤。常用浓度为0.1~0.2 mg/ml,平均滴速为10滴/min左右,开始时5滴/min。根据血压下降幅度调节滴入速度。在输液泵使用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如出现报警应及时清除,并作好交接班工作。24 h重新更换避光输液器,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选择单人房间,病室温湿度适宜。患者取半坐卧位,遵医嘱给予高流量吸氧、利尿剂及吗啡镇静剂等。

  2.2心理护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因严重呼吸困难而烦躁不安,感到焦虑或恐惧,此时更易加重心理负担,护士应多陪伴患者,向其简要解释检查及治疗目的,告诉患者医护人员正积极采取措施,不适症状会逐渐控制;减少探视人员进出,以免探望过多和询问病情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治疗效果[2]。

  2.3严密观察血压及其他体征变化注入硝普钠前常规测量血压1次,以作为观察血压调节药液滴注速度的基本参数。滴注开始30 min内应3~10 min测量血压一次,直到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以后每30 min测量一次,最好使用多参数监护仪,输入硝普钠30 min~24 h血压应保持稳定状态。对原有高血压者应逐渐使其收缩压下降不超过20~30 mmHg,舒张压下降不超过15~25 mmHg。对血压正常而心功能不全者血压控制收缩压不低于95 mmHg,舒张压下降不超过15~25 mmHg。对血压正常而心功能不全者血压控制收缩压不低于95 mmHg,舒张压不低于60 mmHg。总体血压波动在110~150/70~80 mmHg之间。若血压达不到以上标准,及时调节滴速或通过间断滴注来避免低血压。静滴硝普钠的患者同时还须监测心率、脉搏及尿量等情况。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精神不安、肌肉痉挛、头痛、厌食、皮疹、出汗发热等不良反应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其次,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特别是肾衰竭患者,可能引流硫氰化物贮蓄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用药不宜超过72 h[3]。停用硝普钠后15 min常可发生血压反跳,因此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停药后仍应加强对血压的监测。总之,高血压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病情危急,及时准确输注有效药物硝普钠再加上精心的护理,使血压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一定会为高血压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明显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9-170.

  2黄人健,徐润华,张培生,等.护理学(主管护师上).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50.

  3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1.

  作者单位: 101400 北京,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作者: 张玉红,于浩菊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