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9期

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精神患者200例,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引起便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均能引起便秘,最高达61。结论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点击显示 收起

  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及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精神患者200例,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引起便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均能引起便秘,最高达61.5%,最低达20%。结论便秘与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关键词]便秘;抗精神病药物;护理

  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临床,药物副作用屡见不鲜,便秘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临床工作者都很清楚,但工作中因忽视便秘引起麻痹性阻梗也屡有发生,因此,对药源性便秘应十分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住院患者200例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便秘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院住院精神患者200例,男96例,女104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病史3个月~2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下列标准:(1)排除全身性疾病对胃肠功能的影响。(2)排除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3)均在服抗精神病药物后3天以及3天以上无大便并自诉腹胀不适及胃纳减弱等症状,需使用导泻药通便。

  1.2方法对护理记录中便秘者进行统计,数据采用百分比及χ2检验进行处理。

  2结果

  2.1药源性便秘与性别的关系见表1。200例住院患者中有88例出现便秘占44.0%,其中女性出现便秘明显多于男性,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1药源性便秘与性别的关系(略)

  2.2各类抗精神病药物与便秘的相关性见表2。氯氮平合并氯丙嗪者出现便秘最多占61.54%,单用氯氮平占46.43%,其次为吩噻嗪类合并其他药物出现便秘的占42.85%,单用吩噻嗪类出现便秘的占34.48%,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丁二酸洛沙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出现便秘的占20.00%。表2各类抗精神病药物与便秘的关系(略)

  3护理对策

  处于发病期的精神患者,往往不能主动如厕或对护理人员的询问理解困难,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工作人员可能无法早期发现便秘的患者,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以下措施:(1)向恢复期患者询问病友是否如厕排便。(2)定期检查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的排便情况。(3)定期督促那些不能主动排便的患者如厕,观察患者是否排便。(4)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尤其是合并用药的患者。(5)带领患者多做运动,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6)指导患者进食,对那些暴饮暴食者给予纠正。

  4讨论

  抗精神病药种类繁多,其副作用屡见不鲜,而便秘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便秘,最高可达61.54%,患者出现便秘后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对便秘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抗精神病药物发生便秘的机制,重要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致使肠蠕动减弱。其次是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过度镇静,使患者活动减少,因此,掌握患者用药情况的同时,督促患者多运动,促进肠蠕动,预防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现象,防止便秘的发生。患者是否出现便秘,出现便秘后是否及时处理,要看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负责程度。只要树立高度负责的思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就一定能排除精神患者住院期间因便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作者单位: 750002 宁夏银川,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

作者: 李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