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9期

6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的护理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6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出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细心的护理。结果60位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无一例发生感染、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出术具有出......

点击显示 收起

  6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的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出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细心的护理。结果60位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无一例发生感染、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出术具有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前的肠道准备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护理

  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开展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以来,深受我区妇科患者的欢迎,其中用于子宫肌瘤剔出术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年龄22~40岁,平均31岁,其中42例为浆膜下子宫肌瘤,18例为肌壁间子宫肌瘤,B超显示子宫肌瘤均>3 cm。

  1.2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脐孔下缘纵向切开皮肤1 cm,用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后,充入CO2气体,形成人工气腹,压力为12~14 kPa。探查完毕,在右下腹穿刺,穿刺孔直径为1 cm;左下腹穿刺,穿刺孔直径为0.5 cm,放入器械进行剔除、止血操作。术后给予抗炎、补液对症治疗。

  1.3结果

  本组60例,手术时间为1~5 h,平均时间为3 h,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11例出现肩痛,对症治疗后消失。无发生感染、出血及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5天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腹腔镜下手术作为一项新开展的手术类型,我们必须向患者讲清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同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并对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也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取得合作。

  2.1.2皮肤护理术前1日备皮,其范围包括会阴部和腹部汗毛,脐孔部用碘伏棉球擦拭,告知患者术前1日沐浴,做好个人卫生。

  2.1.3肠道准备术前1天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而影响术野的观察。同时术前1天中午口服50%硫酸镁40 ml,以排尽肠道内的大便及积存的气体。术前晚进食流质食物,术前12 h禁食、禁水,术前晚8时及术晨6时用0.1%肥皂水各清洁灌肠1次。

  2.1.4阴道准备避开月经期,术前需作阴道分泌物检查,清洁度欠佳者行阴道冲洗,用0.2%碘伏溶液每天冲洗2次,连续2天。有阴道流血者应先给予抗炎止血治疗后手术。

  2.2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2.2.1术后即时护理

  全麻后的护理腹腔镜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容易损伤气管,喉头分泌物较多。患者返室均安置在ICU病房,床边备急救的药物及器械以备急用。给予去枕平卧位6 h,麻醉未清醒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2.2.2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回房后即予心电监护,立即吸氧6 h,氧流量为2~3 L/min,每30 min测BP、P、R 1次,待稳定正常后改q1 h,病情稳定后改q4 h至停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内出血、休克等病情变化,得到及时处理。测体温q4 h,监测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便对症处理。

  2.2.3恶心、呕吐

  由全麻时药物引起或CO2对膈肌刺激或高碳酸血症引起。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清醒者呕吐时指导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呕吐时腹压对伤口的影响,必要时可用止吐药。

  2.2.4气腹并发症

  (1)肩痛:因气腹压力过高(>12.0 kPa),或CO2残留腹腔刺激膈神经引起肩背部酸痛。可采取胸膝卧位,使残留的CO2气体向盆腔聚集;另外,吸氧可提高氧分压,加速CO2排出,减轻肩痛,必要时亦可用镇痛药。(2)高碳酸血症:因CO2引散入血所致,表现为患者呼吸减慢,CO2分压升高,吸氧可提高氧分压,促进机体对CO2的排出和吸收。(3)穿刺孔出血: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所致。血液外渗浸湿敷料者,给予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并加压包扎,效果不佳时,可在穿刺孔缝合一针止血。

  2.2.5腹部的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及阴道流血。腹痛时有无压痛及反跳痛等情况,应警惕腹腔内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腹胀明显时或48 h仍未排气者,可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0.5 mg,并注意有无肠鸣音亢进等情况。

  2.2.6饮食护理

  术后6 h取半坐卧位,开始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但避免进吃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以防术后肠胀气。患者麻醉清醒后即予拔除导尿管,鼓励其多次水,饮水量应在1500~2000 ml/d,促使尽快解小便,以防尿路感染。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床活动,可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3健康指导

  出院后应注意休息、卫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术后6周内禁性生活和阴道灌洗,术后2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1~2个月后可恢复正常月经。

  作者单位: 101400 北京,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

作者: 白玉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