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9期

狼疮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狼疮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摘要]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差,应加强心理护理。[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点击显示 收起

  狼疮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结果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心理状态差,应加强心理护理。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心理;分析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lupus nephritis patients

  CAO Cui-ming,HUANG Jian-hua.Department of Nephrology,Th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85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the lupus nephritis and to suggest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ments.MethodsTo use the chant of symptomatic self-evaluation for measurement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models of China,our group h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following factors:body compel sensitivity dumps anxiety hostility horror crankiness psychopathy(P<0.01).ConclusionThere exists a bad mental state of lupus nephritis patients;mental nurs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m.

  [Key words]lupus nephritis;mental;analysis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器官损害的最常见表现,属于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1]。在我国肾活检中占继发性肾炎之首位。因病情易反复,治疗时间长,患者心理负担重,顾虑多,为提高这部分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治疗有所帮助,特做以下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1~2004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54例,男9例,女45例。年龄14~57岁,平均(34.37±14.58)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上。

  1.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对54例患者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护士统一指导以问卷和直接交谈相结合的方法,在给患者充分讲解后由患者或护理人员代为填写。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

  2结果

  总分最高402分,最低104分,平均(190.60±76.76)分。阳性项目数最高84个,最低12个,平均(45.12±34.49)个,阳性项目均分(2.35±0.79)分。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与国内常模[3]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女性中一个因子得分≥3分者有40例,占88.89%,男性中一个因子得分≥3分者有3例,占33%。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54例患者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略)注:与国内常模比较,P<0.01

  3讨论

  3.1分析本组调查结果显示,狼疮性肾炎患者存在多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多方面。可能与住院患者对医院环境不适应,对本病知识了解较少,对治疗信心不足以及经济负担加重等因素有关。而年轻女性患者考虑到应用激素的容貌改变以及对生育的影响。心理障碍的表现更为明显。

  3.2护理

  3.2.1为患者提供良好适宜的居住环境应尽量保证病室舒适,布局合理,空气新鲜,避免光线直射,因为狼疮性肾炎患者多怕光。由于患者基本与外界隔绝,活动受限,室内应有时钟和日历置于其视野范围内,使患者有正常生活的感觉。

  3.2.2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护士应懂得尊重患者的人格,表现出充分的信心,态度要热情而严肃,亲切而稳重,工作要紧张而有序,尽量做到说话轻、走路轻、一切操作轻,减少和防止各种噪音,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真正达到心身的休息。

  3.2.3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各种操作检查前,尽量做好解释工作,做好用药指导、生活指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多用暗示和鼓励性语言,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可以提高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整个机体的正性反应,使患者在提示和鼓励下精神振作,充满信心,从而利于康复。注重与患者的非语言交流,护士的体态表现和动作在患者看来,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增加语言的效果。

  3.2.4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对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康复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应让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4小结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对疾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应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加强患者的身心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晓,沈丕安.中医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6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6,23(4):164.

  2吴文源,王征宇.精神科评定量表专辑.上海精神病医学,1990,1:68.

  3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4):260.

  作者单位: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

作者: 曹翠明,黄建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