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9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三H”式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三H”式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不同护理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对临床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H”式护理组和传统模式护理组,对患者术日晨情绪状态及手术中配合程度,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情绪乐观例数、术中手术配合满意例数以及......

点击显示 收起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三H”式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不同护理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对临床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H”式护理组和传统模式护理组,对患者术日晨情绪状态及手术中配合程度,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情绪乐观例数、术中手术配合满意例数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例数进行χ2检验,“三H”模式护理组明显优于传统模式护理组,P均<0.05。结论“三H”式护理较传统模式护理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护理工作推广。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三H”式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无菌坏死常见的治疗方式,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随着健康概念的变化,护理概念也随之发展,护理的业务范畴也有了扩展,使手术室的护理业务也从单纯手术室内工作扩展到术前访问、术中护理、术后回访三个方面,护理的方式从整体护理到以“三H”为目标的“三H”式护理服务。

  1“三H”和“三H”式护理服务

  1.1“三H”(1)Hotel(宾馆)宾馆式服务体现了患者被护士的关爱和尊重;(2)Hospital(医院)个性化护理,是对不同疾病、不同需求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3)Home(家庭)温馨护理,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

  1.2“三H”式护理服务

  1.2.1Hotel(舒适)式护理服务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手术室硬件要求:室内环境舒适,明净整齐,先进的医疗设备;中心吸引吸氧减少噪音,温湿度适宜。软件上要求:服务规范到位,护理人员举止端庄,面带微笑,亲切和蔼,热情服务于患者。了解患者民族、文化程度等。

  1.2.2Hospital(个性化)护理服务术前评估: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和焦虑恐惧程序;了解患者最担心、最关心的事,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为一体。根据术前了解和评估内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及健康信息。

  1.2.3Home(温馨)式护理服务亲切的术前访视帮助患者端正手术认知:通过医务人员权威性解释,介绍手术仪器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必要的手术知识信息,指导建立起合理的认知,并根据不同手术患者制订心理护理方案。关切的术后回访:了解手术满意度,切口愈合情况及疼痛度。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对2002年2月~2004年2月共7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三H”式护理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56~84岁,平均67岁;传统模式护理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55~84岁,平均6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方法上是有均衡性和较好的可比性(P<0.05)。

  2.2方法

  2.2.1对照组的护理措施(1)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按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2)常规准备手术器械、仪器,建立静脉通道。(3)协助麻醉医师摆好体位,进行麻醉。(4)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供应术中所需物品。(5)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将患者送回病房,向值班护士交代术中输液、引流情况。

  2.2.2“三H”护理组的护理措施

  2.2.2.1术前访视[1](1)手术前1天按照手术通知单去病房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查看患者病历。主要了解入院时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既往史、现病史、各种化验结果、肝肾肺功能、心电图及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方式和需准备的特殊器械。(2)到患者床旁,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和患者有目的地聊天。说明明天手术将全程陪伴,有什么顾虑、要求可以提出,并将尽量得到解决。(3)有针对性地介绍次日手术及麻醉方法,并掌握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和焦虑恐惧程度,患者最担心、最关心的事,视患者心理—生理—社会为一体。(4)简单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可以给患者看手术室的图片,介绍有关仪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必要的手术知识信息,让患者对手术室有一个初步印象,消除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恐惧心理。(5)简单地介绍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怎样做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请患者提出次日进手术室后的要求和希望。

  2.2.2.2术中护理(1)手术室内环境整洁,设备低噪音,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调节室温,此组患者多为老年人,体质较差,一般室温调节在26 ℃左右。室温过低影响患者的末梢循环,使血管收缩,影响输液速度,增加精神、肌肉的紧张度和感冒、咳嗽等并发症,影响伤口愈合。室温过高增加患者代谢,体液蒸发快,呼吸道干燥,特别对呼吸道有炎症者更不利。(2)心理护理:虽然术前1天已向患者予以解释和安慰,但患者入手术室后,身边没有一位亲人,加上环境也不同于病房,容易产生害怕的心理,从而导致不良的应急反应,常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甚至颤抖等症状,继续由探视过患者的护士上台巡回随时陪伴在患者身边,不能让患者独自躺在手术台上,并避免让患者看见术前准备过程及各式各样的手术器械。用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消除患者对手术人员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度过手术期。(3)安排舒适的手术体位,于手术准备阶段带患者做深呼吸放松,使心情平静,呼吸平稳,肌肉关节韧带放松。术中如遇患者紧张,可握住患者的手,通过这种情感抚慰可使患者心率减慢,减少疼痛,消除心理障碍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4)麻醉完成后,平卧位固定四肢时,应注意固定带松紧适宜。带子勿过细,以免勒伤:观察肢体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末梢循环情况等。

  2.2.2.3术后回访(1)术后回访时,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情况,进行术后指导,如患者勤漱口,经常轻拍背部,帮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并了解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通过反馈来促进以后的工作。(2)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术后除了肉体上的创伤外,心灵也有很大的创伤。患者由于疼痛、活动受限或身体残缺及外观的改变等,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消化功能减弱、睡眠障碍、抵抗力下降,使术后康复受到影响。通过护理人员定期回访患者,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继续给予开导和解释,指导自我保健的方法如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帮助患者克服手术后的心理反应,使之顺利康复。

  3结果

  对两组患者情绪乐观例数、术中手术配合满意例数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例数进行χ2检验,“三H”模式护理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式护理组,P均<0.05。见表1。表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不同护理模式效果评价表例(略)

  4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仅靠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患者需要的。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采取个性化、温馨式的服务。本文通过比较“三H”模式护理和传统模式护理下患者的情绪、配合程度及满意度,显示了“三H”模式护理的优越性,是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宾馆式的服务,改变了以往医院拥挤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了生理舒适。护理人员亲切和蔼、坦诚可信的态度,机智敏捷、处事干练的作风,不但体现了护士的素质,也使患者有了满足感、安全感、被尊重感,达到了心理的舒适。个性化护理是对不同疾病、不同需求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让患者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从而使患者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护理理念。通过个性化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使患者感到护士的关爱和尊重,从而解除孤独、焦虑、忧虑和抑郁的情绪,产生信心和希望[2],以满足患者高层次需求。温馨护理,患者患病时,往往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在患者手术前,护士亲自到患者床边进行一次访谈,从访谈中获取与患者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指导和安排护理工作,让护士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缩短了护患的距离,给患者一种亲人在陪伴的感觉。“三H”式护理服务运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但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满足了高层次的需要,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得到全面的护理[3]。因此,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随着形式的发展,护理服务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其目的是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全方位满足患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奇,王欣.围手术期音乐辅助疗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5):240.

  2徐俊冕.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19-20.

  3孙虹,丁学艺.“三H”式护理服务在特需病房的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36-237.

  作者单位: 2520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作者: 田秀芹,李丽,黄艳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