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2期

痛风患者健康宣教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痛风是一种具有风湿病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泌尿系结石和肾实质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痛风有日渐增多、发病年龄降低的趋势,所以在使用药物治疗,坚持低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及高水分供给饮食干扰,以达到减少外源性尿......

点击显示 收起

    痛风是一种具有风湿病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泌尿系结石和肾实质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痛风有日渐增多、发病年龄降低的趋势,所以在使用药物治疗,坚持低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及高水分供给饮食干扰,以达到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和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目的。因此痛风患者的饮食及服药的健康宣教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现就我院干保科从2001年1月~2006年2月收住院治疗38例痛风病人进行服药及饮食健康宣教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2~90岁,平均66岁。临床分型,急性期34例、缓解期4例。病变部位为关节单侧拇指为1例,双侧拇指为6例、双侧跖趾关节为8例、跖趾关节并踝关节为5例(其中左侧为3例、右侧为2例),单侧拇指关节为5例,均无痛风石结节及关节畸形出现,其中有冠心病30例、高血压为20例、胆结石10例。本组均综合治疗症状控制。

    2  健康宣教[1,2]

    2.1  用药观察及宣教  患者饭前10 min口服秋水仙碱1 mg,第2 h改用0.5 mg,直至病人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时就立即停药(或改用维持量)。因此,要加强巡视病人及时报告医生停药或改用维持量。如果严重腹泻及呕吐时,要注意静脉补液以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发作期间或慢性期可口服痛风利仙或丙磺舒以加速尿酸的排出,但禁用水杨酸盐等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同用。对于血尿酸高500 mmol/L的患者每天加服别嘌呤100 mg,直至血尿酸接近常人。对于关节周围组织红、肿、热痛明显的用双柏膏外敷病变关节,能更快减轻患者的痛苦。

    2.2  饮食的健康宣教  痛风为代谢性疾病,饮食调节在痛 风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让病人了解痛风是怎样形成的,讲解哪些食物中含嘌呤高,哪些是嘌呤低食物,坚持低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及高水分的饮食干扰的重要性。(1)限制嘌呤摄入,进食过量的嘌呤可转化成为尿酸,加速痛风发作,所以痛风患者需长期进食低嘌呤餐,即每天摄取少于150 mg的嘌呤。高嘌呤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脑髓、浓肉汤、海鲜、豆类、花生、菇菌、藻类等,最好尽量避免,多吃含嘌呤较少的面粉类制品,芋头、淮山药、莲藕、土豆、玉米、新鲜蔬果等。(2)限制热量摄入,因痛风症患者多伴有肥胖、原发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故应降低热量摄入,降低体重,每日热量一般维持在1500~1800 kcal。(3)适度的蛋白质及脂肪供给、蛋白质限制在每天80 g内,选用牛奶、干酪、鸡蛋等作为蛋白质来源,少吃肉、禽、海鲜类含嘌呤较高食物。饮食应偏向清淡少油,脂肪摄入过多会抑制尿酸盐的排泄,宜控制50 g以下。(4)痛风症易并发高血压、高血脂肪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2~5 g,禁烟、戒酒、禁食刺激性食物。(5)大量饮水。每日摄入3000 ml水以上,以增加尿量和防止肾结石,促进尿酸排出体外。

    2.3  出院健康宣教  痛风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慢性症病,注意饮食起居、易致再次复发,因此对患者进行出院健康宣教:(1)严格低嘌呤饮食或饮酒,居家煲汤不应超过2 h;(2)避免精神紧张,劳累过度、受寒、关节损伤等原因;(3)积极治疗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参考文献]

    1  王荃声.痛风患者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1):1936.

    2  王鸣惠,汪琼芬.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体会.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5):54-55.

    作者单位: 510080 广东广州, 广东省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江  枫)

作者: 韦永红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