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在《健康评估》操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操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1)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2)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3)建立“同伴探索”式的师生关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操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1)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2)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3)建立“同伴探索”式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4)抓牢细小环节,培养学生良好意志;(5)发挥学生主体教育功能,提升其精神生命。

    [关键词] 心理学;教学;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表明,在各层次护理专业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护理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而护理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就是学科的各个教学环节。我系开设的《健康评估》课程,操作练习与课堂理论教学时数之比达到了2∶3,在操作教学中,我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将良好的动机、积极的情感、有益的方法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她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 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护生心理健康,而健康的心理对于护生的成长及未来从事护理工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其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创设适当的课堂氛围,并重视情感教育、优化学生心理环境便成为提高心理教育效能的关键。为此,我们根据《健康评估》实习内容的具体要求,创设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操作教学大部分是在实习室进行的,因而我们注重实习室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将其模拟为病房环境,由学生分别扮演病人与护士,使她们在半真实的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可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同时培养了她们在特定情景中的交际能力,也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3]。而另一方面,床单位上铺以粉红色的床单和被罩,窗台及讲桌上摆放一些设计精美的绢花,这样的色彩和环境布置优美宜人,减少了一般病房白色环境的刺激,使学生身处其中感到心情舒畅。笔者也注意到教学内容是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用心与教学内容相对接,了解实习内容的本质,了解理论知识与真实体验的联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体验。

    2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每一个人的求知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而且能提高其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发挥整个机体的潜在能力,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课,学生本身就对这样的操作课程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教师这时候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如何激起她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笔者的做法是,每次示教之前,结合所学内容,联系临床的实际病例,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她们打开

    思想的闸门,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思考、去行动,并在操作实践中能够自行解决问题,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评估方法的兴趣。另外,作为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讲课时要完全进入模拟健康评估的教学氛围中,做到自然、亲切和热情,认真做好每一个示教操作手法,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振奋的情绪,乐于投入到健康评估的操作练习活动中去。

    3 建立“同伴探索”式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在《健康评估》操作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教学内容和情境为中介,在融洽的气氛中实现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认同。在此,我们寻求建立一种“同伴探索”式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师生在共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彼此陪伴。教师巡视实习室中学生的操作练习时,对练习认真、动作规范的学生经常予以鼓励和肯定,对操作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而对于操作手法错误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并示以正确的方法。学生也能够及时地将练习的效果反馈给老师。其次,师生在相互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尊重,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指出学生操作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做到语言温和,态度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尊重和信任,从而在亲和自由的愉悦情绪中进行健康状况的评估。在这样的关系和氛围中,师生双方均呈现出一种主动的状态和健康的心态,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中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在学好操作的同时,其生命体验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人格及其他心理素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4 抓牢细小环节,培养学生良好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在《健康评估》操作教学中,我们主要从抓细小环节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培养她们的耐心、恒心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与精神。在练习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手法操作练习,特别是在后期的实践中,学生往往会觉得单调和枯燥,出现精神不集中、谈笑甚至敷衍的情况,为此我们采取目标激励法,事先提出学习内容和目标,并提出考核标准,在每次课结束前十几分钟,随机抽取学生完成指定的操作,并将成绩纳入最后的考评。多次的目标激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克服惰性心理,提高了自制力。另外,在评估练习时,有些学生因找不到正常体征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和挫折心理,这时我们除了单独为她示教正确手法外,还鼓励她克服困难,有耐心、有恒心,树立执着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5 发挥学生主体教育功能,提升其精神生命

    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学生必须将其学习动机、情感、兴趣等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其心理素质才能逐步提高。发挥学生主体教育功能,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感悟力和内化能力,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获取、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建树。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教育功能,我们主要做了两点:(1)在课堂上展开师生对话,让学生享有自由表达自己观点和意愿的权利;(2)激励自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在手法示教时,鼓励学生随时质疑,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在练习时,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主权,在自由的环境中展开操作;而在学生示教时,我们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操作要领及学习感受与体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创造力。处于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心理素质得以优化、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秋石.医学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护理研究,2006,20(8A):2003-2005.

    2 王佳琳.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5,19(10A):2000-2002.

    3 张银玲,苗丹民,雷鹤,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护理教学全过程.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2):1126-1127.

    作者单位: 710032 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护理系

    (本文编辑:杨 熠)

作者: 曹宝花,雷 鹤,张银玲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