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9期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一个健康人转入患者角色后,心理活动中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会产生某些变化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肺结核患者因其疾病的特点,使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何满足肺结核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需求,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乐观配合治疗,促进身心早日康......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一个健康人转入患者角色后,心理活动中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会产生某些变化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肺结核患者因其疾病的特点,使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何满足肺结核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需求,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乐观配合治疗,促进身心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肺结核;心理障碍;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过去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和满足患者的需求。肺结核患者在得知病情后,因对肺结核知识的缺乏,对病情的不了解产生自卑、孤僻、焦虑,不敢与人交往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休养。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早康复痊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长阳渔峡口卫生院自2004年10月~2007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

    1.2  入院情况  平诊入院48例,急诊入院8例,有咳嗽咳痰50例,低热盗汗48例,大咯血3例。

    1.3  治疗情况  坚持住院痊愈者18例,症状减轻出院37例,死亡1例。

    2  心理问题

    肺结核患者在患病的初期,由于对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表现为意志消沉,缺乏治愈的信心,担心疾病能不能治愈,会不会传染给家人,家人和朋友会不会另眼相看,对今后工作和生活是否有影响,害怕受到歧视和冷落。表现为多疑多虑,自卑和失落,存在孤独、恐惧、悲观、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造成情绪低落和性格内向,产生睡眠及食欲障碍,影响疾病的康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短期治疗不能立即见效,患者担心会增加家人的经济负担,又因其经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坚持吃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产生抑郁、伤感、情绪不稳等心理问题。

    3  心理护理

    3.1  进行疾病宣教  讲解有关消毒隔离的知识,使他们了解只要按要求治疗,规律用药完成全疗程,95%以上都会治愈,并不会传染给他人,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2  对患者的食欲及睡眠障碍进行生活指导  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丰富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要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教育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保证每日有足够的睡眠,劳逸结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3  护理工作者多与患者交流沟通  细心观察患者的举止、言谈,以了解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心理特征,病情的由来和经过,抓住患者的心理特点,作出相应的护理,满足病情的需要。同时根据心理特征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患者,一方面因病愈而高兴,另一方面担心出院后没有良好的休养条件而使疾病复发,又怕把肺结核传染给家人。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出院指导,普及肺结核知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状态,并能遵医嘱积极主动进行合理、全程化疗,使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护理观察,充分证明了三分治七分养的重要性,其中心理护理更是在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中占有举足重轻的作用。药物治疗固然作要,但心理治疗也不能忽视,通过解析、鼓励、暗示、安慰等心理治疗,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状态,驱除了患者的恐惧和悲观失望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和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443516 湖北长阳,长阳渔峡口卫生院

作者: 李卫华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