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1期

硝酸甘油静点治疗心绞痛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心绞痛。护理心绞痛是常见病,其病理变化,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人体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饱餐后,心肌收缩力增强,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脏需氧量增多,超过了狭窄的冠状动脉供血的代偿能力。或者需要量虽不多,但由于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减......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心绞痛;护理

  心绞痛是常见病,其病理变化,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人体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饱餐后,心肌收缩力增强,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脏需氧量增多,超过了狭窄的冠状动脉供血的代偿能力;或者需要量虽不多,但由于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减少了供血量,从而导致心绞痛的发生。近年来,硝酸甘油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和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及顽固不稳定型心绞痛。除消除疼痛外,它主要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心脏前负荷,舒张容量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目前常用剂型有片剂、外用涂擦和静脉点滴针剂。片剂可含于舌下,外用可涂擦胸前区,可使心绞痛缓解。对于发作频繁,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的患者可用点滴硝酸甘油来治疗。此药血药浓度较高,可在1~2 min内缓解症状,我院从2006年3月始用静点硝酸甘油的方法治疗顽固不稳定型心绞痛。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35岁,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心绞痛10天,每次发作持续约10 min,口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持续性疼痛1 h,伴胸闷、出冷汗,口服硝酸甘油未缓解,发作时V1~V5,ST段抬高,决定改用硝酸甘油静点,用法:初量10 μg/min,1周后增加药量至20 μg/min,共计用药12天,心绞痛的症状明显缓解,后改为口服消心痛维持,偶尔心前区痛1~2 s,并很快消失。

    病例2,患者,女,48岁,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并向后颈部放射,4~5次/d,持续约5 min,反复发作,后来发作持续约15 min,心电显示ST段下降,入院后后给予硝酸甘油10 μg/min,用药后3天内发作4次。

    2  讨论

    现将用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1  输液前的准备  (1)先做好患者的思想、解释工作、讲明治疗目的,由于该药输注的速度慢、时间长,要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因心情急躁而影响治疗,青光眼患者慎用。(2)血压的监测:输液前测量血压。

    2.2  输液中得的观察  (1)由于我院没有输液泵,所以只能用每分钟滴速来调节速度,开始为5 μg/min,如无效可加大药量至10~50 μg/min,输液维持时间一般为8~24 h。(2)注意保持输液速度的自始至终,在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的同时,要嘱咐家属切莫自行调整速度。如例1患者家属在第一天静点时,自行调快了滴速,结果患者出现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血压由18.7/16.0 kPa降至14.7/9.3 kPa,脉搏加快。因患者血压一直较平稳,经询问得知是输液速度过快引起,遂给予吸氧、扩容等,观察7 h后,才恢复正常。(3)根据心绞痛发作的时间规律,调整输液时间,如例2患者,其心绞痛发作时间多在夜间,笔者把每天上午输液的时间改在下午进行,静点持续到晚上10点左右,结果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频繁发作的时间之前给予治疗,可以收到预防(或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效果。(4)做好心理护理,护士要随时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消除其恐惧心理.给予对症宣教了解发病原因,引导患者消除生活中的紧张刺激性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诱因,随时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发作时掌握应急措施。协助患者适当变换体位以减轻疲劳,观察输液中有无异常感觉。(5)对于以上2例患者笔者进行24 h心电监护,随时观察ST段的变化,以便调整用药。

    2.3  输液后的护理  输液结束后,要测定血压和脉搏,做好记录,并嘱患者在床上休息片刻再下床,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造成意外。


作者单位:154106 黑龙江鹤岗,鹤岗市岭北人民医院

作者: 马连娟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