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2期

217例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整体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将437例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早孕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7例(无痛人流术组),B组220例(常规人工流产组)。对两组镇痛效果、血压、呼吸、心率、人工流产综合征、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等进行比较。结论无痛人流术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减少了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将437例自愿行人工流产的早孕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17例(无痛人流术组),B组220例(常规人工流产组)。对两组镇痛效果、血压、呼吸、心率、人工流产综合征、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率、人工流产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受术者术后心理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人流术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减少了受术者的恐惧心理及人流合并症的发生,对新的手术方法有协同作用,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关键词】  人流术;无痛;护理,整体

     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常用的补救措施之一。常规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通常不用镇痛剂和麻醉剂,术中大多数受术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紧张和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给手术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给受术者带来痛苦。我院自2006年1~11月对437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者,在心理护理基础上,应用丙泊芬与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及常规人工流产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7例均为2006年1~11月来我院妇科门诊确定为早孕,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且术前常规检查无禁忌证,妊娠在8周以内,年龄最小17岁,最大38岁。437例早孕者分为无痛人流术组217例(A组),常规人工流产组220例(B组)。

    1.2 用药及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根据手术者反映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术前1天,告诉患者禁食、水6 h以上,查看病历资料及相关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各种相关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给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告诉家属、患者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疼痛的危害、镇痛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如: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及麻醉药品对术后人体的影响。对首次人工流产者,害怕手术疼痛的恐惧心理,详尽地讲解麻醉过程,确保完全无痛下进行手术。对多次人工流产者,担心本次手术对身体的影响和再次怀孕等问题,耐心地向他们进行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及指导他们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使之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使受术者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

    1.2.2 手术前护理 受术者常规术前禁食6 h,禁水4 h,保证排空膀胱。入室后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常规消毒。

    1.2.3 对患者的指导 指导患者腹式呼吸3~5次后,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用芬太尼0.1 mg快速滴注,再用丙泊芬1.5~2 mg/kg在20~25 s内静脉注射完毕,根据受术者意识状态决定是否继续给药。完成手术后,将患者移至休息室,休息15 min后,了解术后感觉情况,无异常方可离院。

    1.2.4 术中、术后观察内容 术中术后观察内容包括:(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2)药物不良反应;(3)生命体征;(4)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5)疼痛比较;(6)术后感觉。

    1.2.5 疼痛分级 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始终保持安静、合作;Ⅰ级:轻微疼痛,略显痛苦表情,能合作;Ⅱ级:中度疼痛,痛苦表情,难忍受,欠合作;Ⅲ级:重度疼痛,明显痛苦表情,不合作。

    1.2.6 观察受术者术后感觉症状 根据受术者对手术全过程感觉的一种主观评价及症状的不同拟定轻、中、重3个等级。轻度:受术者术后感觉精神轻松,下腹隐痛或无不适。中度:受术者术后精神稍紧张,下腹隐痛。重度:受术者术后精神紧张,下腹疼痛。

    2 结果

    2.1 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 A组217例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B组33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217例有2例发生丙泊芬过敏,当静推少量丙泊芬时发现受术者脸颊、前胸出现红点、红斑。立即停药,然后给予地塞米松解救,症状逐渐消失。

    2.3 观察生命体征与生理参数 术中连续测血压、心率、呼吸、生命体征与生理参数。A、B两组术前和术中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心率、呼吸有较明显改变(P<0.05)。见表1、表2。表1 两组对象术前术中血压情况比较表2 两组对象术前术中心率和呼吸情况比较

    2.4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子宫收缩幅度比较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疼痛观察 两组术中镇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观察受术者术后感觉症状 A组217例全部无痛感觉下进行;B组220例中,轻度142(65.4%),中度54(24.5%),重度21(9.5%)。两组术后感觉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术前协助医生做好辅助检查,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本文217例中有2例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体现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间接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静脉的选择:丙泊芬系乳剂,对血管壁有一定的刺激性,宜选择上肢较粗的静脉,确定穿刺。同时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及特点,减少患者用药前后的恐慌。

    术中患者有少数会出现肢体不自主的活动,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呼吸受到抑制,心率减慢,因而护理尤为重要。作为合格的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患者认真负责,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各种指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17例无痛人流患者中有2例出现药物过敏,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没有使患者受到伤害。

    术后护理:两种药物是速效麻醉剂,术中使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痛手术的目的,手术完毕应特别观察受术者意识恢复后的定向能力、语言反应能力,护士一定要陪在患者身旁守护患者,防止发生意外。观察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是否有阴道出血,保持外阴清洁,留观1h。患者一般情况恢复,起床后无头晕等症状,可在家属陪同下回家,嘱途中注意安全,不能马上开车,同时进行健康宣教。

    人工流产手术是妇科的小手术,也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大多计划生育失败后的患者,对人工流产都会产生恐惧和紧张的情绪。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和紧张会造成或加强其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1]。往常在清醒无麻醉镇痛状态下进行,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与不适。同时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对手术过程不了解,未婚早孕者怕别人知道,因而患者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手术时,受术者出现恐惧、紧张、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人工流产综合征症状。人工流产综合征的特征:受术者心率降至60次/min以下或心率下降20次/min,血压下降11/8 kPa以下或收缩压下降3 kPa以下并伴有恶心呕吐、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等。上述症状包含3项者即为人工流产综合征。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2%~13%[2],本文A组217例无一例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B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33例,发生率为15.0%。社会心理学认为[3]:人工流产不仅危害妇女的生殖健康,还影响妇女的心理状况。医护人员要理解和同情妇女接受人工流产所受的痛苦,同时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患者,而是健康人群[4]。作为医护人员,在不断改进手术方法的同时,还要解决除此之外患者存在的其他问题。对于她们的护理,护士考虑的服务范围应该更宽广,除了无痛人流本身涉及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在交流中注意用安慰性语言[5]。例如对于未婚者我们医护人员要保持宽容、大度的平常心态,尊重她们,并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给予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王振英,郭梅,李淑英.择期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护理学杂志,2004,19(8):9.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78.

3 邹伟,陈海铃,张积红.无痛术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8):504.

4 王燕琴,李霞,张健兰.选择早孕流产方法的影响因素.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3):170-171.

5 黎正良,张鸿铸.实用护理学,第2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8.


作者单位:101200 北京,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妇产科

作者: 岳燕芬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