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2期

加强护理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制度,加强培训,有章可循。结果有效控制和预防了医院感染。结论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预防措施的制度与完善,层层落实把关,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有效方法。方法 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制度,加强培训,有章可循。结果 有效控制和预防了医院感染。结论 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预防措施的制度与完善,层层落实把关,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关键词】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当前,医院感染既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又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它事关医疗质量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医院必须设立的组织,护理部主任(或总护士长)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医院感染管理涉及的面广,内容繁多,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1],这些无一不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处于临床第一线,消毒、灭菌、无菌、隔离技术等,这些都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

    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不仅是为了减少医源性感染,同时也给医务人员提供安全防护,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作为医院感染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完善,层层落实把关,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1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除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外,护理部应建立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主要由各科护士长组成,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科室建立以感染监测护士为骨干的监控网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消毒液、无菌医疗用品的监测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抓好科室的预防工作。

    2 健全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消毒、隔离、灭菌制度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制度健全,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1)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据新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不断完善、制定适合本院实际的各项消毒、隔离、无菌制度,如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等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保洁监控措施、医疗废物管理细则等。(2)建立定期检查、监测制度,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监测,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工作,并督促各项制度的执行。(3)将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纳入护理人员“三基”培训中,通过学习、考核,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便做好工作。

    3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掌握知识

    护理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知识,缺乏自身防护知识或工作操作不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不断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是抓好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1)将医院感染知识的有关内容,列入每年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护士业务学习计划内,有针对性的举办培训、讲座,让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知识,了解医院感染的动态和进展,以动员全院力量共同控制医院感染。(2)标准预防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医院内所有区域都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护理部有责任将标准预防等有关内容传授给全体护理人员。(3)抓好护士长的培训。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护理部可通过内培、外培等形式,让护士长们不断学习医院感染的新知识,熟练掌握消毒、灭菌的新技术、新业务,并通过护士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树立主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之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4 加强制度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4.1 树立全体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 在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前必须洗手。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洗手,要求最严格的是手术室,手术前洗手也制定了规范的洗手方法和洗手制度,工作人员也比较重视,而对于其他部门的洗手,则易忽视,在日常工作中,如护士在为病人做临床护理、治疗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如果在为每一个病人进行操作前后均洗手,就很不方便,很多护士也没有做到,为了节省时间,并达到消毒效果,我院采用0.2%过氧乙酸湿毛巾擦手的方法[2],效果较好。

    4.2 侵入性治疗 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导尿等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从护理人员本身的卫生、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液体及药物的配制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护士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树立护理人员的慎独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从而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4.3 加强各种物品的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是切断院内感染源的最重要途径,各种物品的消毒、灭菌,都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执行,对常用的浸泡消毒液、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等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和监测制度,对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橡胶管等进行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利用消毒箱对血压计等物品进行消毒;对吸痰用物的消毒,应做到每班更换,吸痰前,吸痰容器内可先装入0.5%过氧乙酸液250~500 ml,做到每班更换,防止痰内细菌繁殖及污染水源[2],停止吸痰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对使用的压脉带、输液网套等物品都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5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加强对医院内医疗废物的统一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重要内容,是保护环境、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我院根据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有关管理细则,并遵照执行。(1)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并履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相关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疗垃圾,所有废弃物都放入相应颜色和标志的垃圾袋中。并指派专人每天封袋运送。(3)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废物,按照规定,先进行初步消毒、毁形处理后,装入注明医用垃圾标识的黄色垃圾袋内,每天由专人负责送到医院焚烧室内焚烧处理。上述处理过程,我院制定了一次性医疗废物登记表,相关人员及时做好登记、并签名,以明确责任,确保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避免流失。

    6 体会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基层医院大多未设专门的感染管理科,所以,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年的护理管理实践,笔者体会到:医院感染控制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措施,抓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教育,学习院内感染知识,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新业务,提高人员素质和对院内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护理人员自觉的、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完成我们的每项工作,做好感染控制、监测工作。并利用小组检查、夜查房等形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与奖金挂钩,不断探讨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新技术,将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钟秀玲,程棣妍.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94.

2 伍素华,李书章.医院感染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82.


作者单位:408000 重庆,重庆市涪陵建峰医院

作者: 张旭琴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