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3期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心理应激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交通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它的突发性、无法掌握性,会造成受伤人员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引起心理应激状态,笔者通过对其心理应激状态评估、分析,运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身心创伤尽快、全面的恢复。【关键词】交通事故。心理干预目前全球意外交通事故中白热化现象大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交通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它的突发性、无法掌握性,会造成受伤人员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引起心理应激状态,笔者通过对其心理应激状态评估、分析,运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身心创伤尽快、全面的恢复。

【关键词】  交通事故;应激;心理干预

    目前全球意外交通事故中“白热化”现象大家有目共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面临着生命威胁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此引发的心理危机。笔者通过对多例此类受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他们心理应激状态有意识的分析,并运用一些干预方法,使他们不良心理反应程度下降,甚至消失,并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现将此类患者常见心理应激状态及心理干预介绍如下。

    1  心理应激状态分析

    1.1  方法  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首先是情绪反应,由于个体差异的影响,情绪反应的程度也不同[1]。在临床护理中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分析。

    1.1.1  观察法  情绪发生时,不但有机体内部的变化,也往往伴随着外部表现[2]。笔者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通过对其表情状况变化的观察分析而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这种方法以其可靠、简便易行、省时的优点而被我们经常应用。

    1.1.2  交谈法  采用直接询问、诱发回答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让其直接表露内心感受或主观体验。

    1.1.3  问卷法  结合临床实践,笔者自编了简易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典型的焦虑、抑郁症状10~20个组成,每个症状选择“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其中一个答案,并给每个答案一定的分值,最后粗略计分、评估。

    1.2  常见心理应激状态

    1.2.1  茫然  患者不知所措,大脑一片空白。

    1.2.2  意识障碍  意识范围狭窄,对外界刺激不能反映或反应减弱。

    1.2.3  情感反应异常  易激动、高警觉状态,情感脆弱,常暗自流泪,叹息,轻微的情绪刺激便能引发负性情绪的释放,有些甚至出现伤人,毁物等病理性情感。

    1.2.4  思维语言紊乱  错觉、幻觉,概念产生减少、语言减少,有些患者反复出现交通事故时的情景回忆,出现创伤性内容噩梦而不能自制,或对这种创伤经历部分或完全遗忘,不能回忆。

    1.2.5  情绪障碍  焦虑、抑郁、愤怒、多疑。

    2  心理干预

    2.1  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是建立在护士与患者相互沟通的的基础上的[3]。它首先要求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而这一切应从护士对患者同情、理解、尊重开始,无条件地接纳患者,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在对其心理状态有一定正确评估的基础上与其进行交流、沟通,注意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技巧。与患者的信息交流不仅是收集患者心理状态资料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患者提供心理帮助,以及心理疏导的方法。一般而论,言语性传递可以较准确的传递两种信息,在传递认知性信息时又有所长;而非言语传递在传递事实功能时较弱,但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言语描述更真切更生动[4]。交谈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进行言语性沟通时应以引起患者表达情感为主,做一个真诚的聆听者,而不要大谈一些所谓的道理,引起患者反感,注意患者非言语信息表达的心理状况,将接收到的信息准确、客观的分析,因人而异的作出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语言疏导,使患者感觉到面临巨大困难时,护理人员是一个有力的、可依赖的支持者,用这种信任与患者交流其对交通意外引起伤害的看法,帮助其正确面对客观现实,减轻不良心理反应,树立良好的心态。

    2.2  争取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他人在精神上上的支持,通过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应付能力,对精神紧张有缓冲的作用,对精神紧张起到保护作用[5]。缺少社会支持系统而“孤军奋战”会使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加重。我们可以让患者列举其最亲近、依赖的家属、朋友。然后让这些人陪护,长时间照顾、安抚、鼓励患者,让其感觉到亲情的温暖、朋友的关爱,让她有一种安全感。我们可以向患者家属、朋友介绍患者心理特点,向其传授针对患者特点的交流、沟通技巧,以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深度。对有经济顾虑的患者,可让家属告之此交通意外事件在经济上一些切实的解决途径、效果,让工作单位领导、同事看望,开导患者。所有这些社会支持,会对患者不良的心理起到很好干预作用,只是有时患者家属、朋友忙于处理交通事故,担心患者躯体伤害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理解、支持。护理工作者通过与患者家属、朋友这样一个有力支持群体的交谈、沟通,可以起到提醒其关注患者内心世界,帮助其了解、减轻患者心理应激的良好作用。

    2.3  应激释放  对于一些过度紧张、恐惧的患者,可以采取协助其表达内心痛苦,释放应激的办法。

    2.3.1  语言释放  通过大声哭诉、呻吟、责骂或其他语言方式让其表达内心痛苦、挫折感,使应激造成的一些不良情感释放。

    2.3.2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深呼吸,做全身肌肉紧张—放松训练,言语想象暗示放松训练等。

    2.3.3  应激转移或替代  通过某种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环境、行为来达到应激释放的目的,如听音乐、看喜剧片,读励志文章、美化病室环境等。

    3  小结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突然、不可预测的,常常引起威胁生命安全、造成伤痛残疾甚至死亡的事实,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在顷刻之间经历了车毁人亡,甚至是至亲、朋友的死亡这样一个无法避免的客观现实,这样一系列的应激对患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严重危害着患者身心健康,所以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应激状态分析及随后而来的心理干预已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

2 杜文东,张纪梅.医用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2.

3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73-74.

4 马立骥,张伯华.心理咨询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

5 王春芳,张宁.医学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3.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741000 甘肃天水,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

作者: 李萍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