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8期

15例肝叶切除术后合并膈下感染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vaccumsealingdrainage,VSD)配合基础护理在预防肝叶切除术后膈下感染的效果。方法对15例肝切除术后行VSD引流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有效负压和准确记录引流量。结果VSD配合基础护理能有效地防止膈下积液、感染,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膈下感染。结论VSD是一种全方位、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闭式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配合基础护理在预防肝叶切除术后膈下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15例肝切除术后行VSD引流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有效负压和准确记录引流量。结果 VSD配合基础护理能有效地防止膈下积液、感染,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膈下感染。结论 VSD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配合基础护理可防止细菌入侵,有效地防治感染,促进感染创面的愈合。

【关键词】  肝叶切除 膈下感染 护理

    肝叶切除术后,由于来自肝断面的渗血、胆漏坏死、组织脱落液化及腹水等积聚形成膈下积液而发生感染,导致严重后果。术后要充分引流才可能防止膈下感染的发生。目前,采用的传统引流方法,其引流效果不满意,维持时间短,容易引起引流管堵塞和发生感染[1]。负压闭式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防止感染[2]。我科从2006年1月~2007年9月采用VSD的方法对15例肝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引流并配合基础护理较好地预防膈下积液、感染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3~72岁,其中肝癌4例,肝内胆管结石右肝叶切除3例,外伤性肝破裂5例,肝血管瘤3例。

    1.2  VSD  根据引流部位的深浅和创面的大小,将有侧孔的引流管放置在肝断面或已缝合的肝表面,经切口或另作小切口引出,缝合切口后,把引流管和切口用3M薄膜粘贴封闭,证实封闭完全后将引流管接上负压引流瓶。术后1~3 天腹部B超,动态观察引流区域有无积液,如有积液,可在B超下调整引流管位置或重新更换置入,无积液可一次拔除或逐渐将引流管退出。

    2  结果

    15例肝切除患者手术后均用VSD,引流总量250~1 000 ml,平均420 ml。术后用抗生素3~7天。全部患者无膈下积液。1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发生胆漏,引流4周后愈合;1例肝右叶肝血管瘤术后6天拔除引流管后,CT 检查提示肝内积液,再重新置管引流,7天后积液消失。全部病例经B超动态观察无膈下积液。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术后平卧24 h,同时避免腹部用力。以后改半卧位利于引流。术后3~4天予以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每日3次。1周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深呼吸并经常变动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1]。

    3.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体温超过38.5 ℃时予以物理降温,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协助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和疼痛情况;腹痛的性质和程度,有无局部或全腹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2]。注意有无肝肾综合征、肝功能衰竭、肝昏迷的发生。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有血压下降、神志萎靡、少尿、皮肤湿冷应考虑合并中毒性休克,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3.2.1  VSD负压的观察  持续高负压是VSD的重要特点,VSD负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引流堵塞,负压过高的引流还可能导致出血、腹腔内粘连、张力性水疱等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负压低于20 kPa时引流效果明显不如负压大于60 kPa。应用VSD时被引流区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负压一旦消失时间过长,引流区内就会开始积液且无法逸出。因此,要密切观察负压情况,一旦发现负压失效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并报告医生,必要时重新封闭被引流区或更换引流。

    3.2.2  VSD负压的维持   保持有效负压是维持VSD成败的关键,如何维持负压的恒定是护理VSD最关键的环节,VSD负压要维持在60~80 kPa,才能提供一个高效的引流效果。当负压不够压力时,采用电动吸引器为引流瓶增加负压,每引流出50 ml液体时,负压瓶内的负压就减少10 kPa,如此类推,根据这种情况及时补充失去的负压,以维持负压的恒定,保持引流管通畅。

    3.2.3  准确记录引流量  观察并准确记录负压状况及引流液的性状和数量,记录后及时清倒,清倒时用电动吸引器将引流瓶内的液体吸出,避免记录后不及时清倒导致重复记录从而影响观察的准确性。

    3.2.4  创面的护理  伤口用透明薄膜粘贴,所有渗液经负压引流管引出,形成一个清洁的创面,有利于观察创面情况。有少数患者的皮肤在粘贴薄膜区域发生张力性水疱和毛囊炎。只要在粘贴薄膜时不过度牵拉皮肤即可避免张力性水疱的发生。避免或及时处理薄膜下积液,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粘贴薄膜,更换引流时清洁局部皮肤是预防毛囊炎发生的有效方法。

    4  体会

    VSD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引流区的渗液、脓液和脱落坏死组织能被及时、彻底地引流至体外,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护理方便。透明的粘贴薄膜完全封闭创面,利于创面的观察,同时薄膜又是防止外来细菌入侵的障碍,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龚丽娜,黄金辉,夏妙娟.改良式背驮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76例.中国护理杂志,2006,22(10):32-33.

2 李丹,易发锦.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观察和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4:21-22


作者单位:510000 广东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印分院

作者: 黎雪春 杨热电 杨 爱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