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8期

门诊输液室对静脉输注抗生素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探讨门诊输液室对静脉输注抗生素患者的观察和护理。通过对3757例患者静脉输注抗生素过程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门诊输液室的护士要熟悉各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掌握各种药物的性能,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抗生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探讨门诊输液室对静脉输注抗生素患者的观察和护理。通过对3 757例患者静脉输注抗生素过程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门诊输液室的护士要熟悉各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掌握各种药物的性能,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 抗生素 护理

    目前,我院门诊患者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患者病情轻重不一,为了便于护士观察和护理,我科专门为静脉输抗生素的患者开设一间治疗室,通过对患者输液过程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和归纳几类不同的抗生素容易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使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安全用药,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我科共有3 757例患者到门诊治疗室进行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其中使用达力欣的患者854例、头孢呋辛钠1 438例、利复星和来力信共1 128例、筠非(注射用氟罗沙星)77例、罗氏芬260例。

    1.2  临床表现及处理  (1)静脉滴注达力欣和头孢呋辛钠后的反应:滴注速度过快,易引起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处理:立即减慢滴速,观察5~10 min,症状缓解,可不做特殊处理;若症状不缓解,停药,改用NS 250 ml静点,同时通知医生,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给予鼻导管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直至恢复正常。(2)静脉滴注利复星和来力信的反应:出现最多的是空腹静脉滴注时出现低血糖反应,滴速过快或正常速度,可引起沿着穿刺血管走向的皮肤过敏反应,红肿、瘙痒。处理:输液前询问患者是否空腹,嘱其进食后再输液,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有皮肤过敏者,减慢滴速,避免搔抓皮肤,10 min左右红肿逐渐消失,若皮肤过敏严重者,停药,同时通知医生,遵医嘱更换其他抗生素。(3)静脉滴注筠非(注射用氟罗沙星)后的反应: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速度范围内静脉滴注筠非时,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处理:立即减慢输液速度,必要时更换未加药的生理盐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症状缓解,可不做特殊处理;若症状不缓解,通知医生,同时给患者吸氧,等待医生进行对症处理。(4)静脉滴注罗氏芬:在使用罗氏芬过程中,虽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但是,说明书中明确指出不排除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因此,护士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多巡视患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护理及预防

    2.1  心理护理  一般到门诊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患者,大多有感染症状,例如感冒发热、外科小手术后等,身体会有一些不适的感觉,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输液环境,房间要通风,温湿度适宜,坐椅要柔软舒服,将患者安置到座位上后,询问其有何不适,态度要和蔼可亲,使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对输液的恐惧心理,取得良好的配合。

    2.2  输液护理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穿刺前核对患者姓名时采取“呼唤应答法”进行查对[1]。有些患者血管条件较差,尤其是高热患者,血管细又不充盈,很难一次穿刺成功,遇到这种情况时,在穿刺前嘱咐患者尽量进些食物喝点水或者用热水冲一下手,让血管充盈一些,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患者痛苦。护士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不要离开输液室,主动巡视输液,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处理。

    2.3  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士要熟悉、掌握常用抗生素的用药护理及配伍禁忌。仔细查看药名、剂量、用药途径、速度要求及药物的特性,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利复星和来力信不能空腹静脉滴注以免引起低血糖,速度也不可过快,以免出现沿着穿刺血管走向的皮肤过敏;静脉滴注筠非要严格控制滴速,以免引起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护士还要熟练掌握急救护理,因为门诊输液室没有固定的医生,患者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要通过电话将出门诊的医生叫到输液室,路途最快也要几分钟,为了不耽误抢救患者,护士在等待医生的同时进行一些处理,医生到后再遵医嘱配合抢救。

    3  小结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集中输液的地方,每天到来输抗生素的患者达一百多人次,用药种类繁多,因此要求输液室护士在静脉输液时,除了严格做好无菌技术操作外,还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熟悉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掌握各种药物的性能,主动巡视输液,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及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尽量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2],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闫洪冈,孔杰,崔化英,等.呼唤应答法减少护理查对工作中差错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83.

2 曹飞飞.输液室常见药物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及预防.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20(3):209.


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门诊治疗室

作者: 曹霁虹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