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9期

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干预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抑郁症干预心理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观念加强,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类面临的应激源大量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属心境障碍范畴,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战......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抑郁症 干预 心理

    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观念加强,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人类面临的应激源大量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是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属心境障碍范畴,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

    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8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心理特点,并就此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现就不同阶段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苏州广济医院住院患者,符合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无酒、药滥用或依赖。共入组84例。女53例,男31例;年龄18~58岁,平均(37.1±6.3)岁;精神疾病家族史6例,受教育年限(16.2±3.1)年。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A)[2]对入组对象进行评估。轻中度抑郁(HAMDA≥17)26例,重度抑郁(HAMDA≥24)5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睡眠障碍,情绪低落,自我感觉差,自我评价过低,消极甚至绝望自杀。

    2  心理特点

    2.1  急性期  为刚入院及病情尚未控制的患者,其特点为情感低落、心情抑郁,主动言语减少,甚至整日缄默不语。对任何事均无兴趣,毫无希望,有时连日常生活如吃饭、漱洗都需要别人督促。对生活也不再有指望,觉得活在世上是负担,默默地承受痛苦、无奈、恐惧,患者度日如年,常常有轻生念头,甚至有自杀行为。

    2.2  缓解期  此期患者的情绪基本稳定,较顺从,合作,很想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和预后情况,很想知道各种辅助检查情况的结果,迫切希望早日治愈疾病。

    2.3  恢复期  此期患者自知力逐步恢复,病态言行可有回忆,面临着复杂的现实生活,如升学、就业、恋爱婚姻、经济状况等问题。这些心理、社会问题使患者担心自己不能恢复工作、学习,担心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会遭人歧视,担心疾病治疗不彻底,害怕复发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合理疏导,患者会再次产生抑郁情绪,甚至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3  心理干预措施

    3.1  急性期  在患者入院时,应主动热情地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床位护士、主治医生,带领患者和家属参观住院环境,介绍病房的管理制度、作息制度,安全制度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平时主动接触患者,建立伙伴式的护患关系,了解他们的基本需求。可以通过温和、亲切的语言以及抚摸、握手等非语言的接触,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宣泄内心的郁闷,诉说心中的感受。当然在交谈中要注意倾听,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为其制定目标应简单、容易办到,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患者表面非常沉默,但对周围人的言行较敏感,任何小小的不良行为都会产生较大的负性效应,因此以情制情,避免太过或不及。对伴随胃肠功能下降,不思饮食,卧于床,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患者,就多督促、耐心劝导,鼓励患者进食,遵医服药。同时,还要加强观察患者的一些异常举动及情绪的异常变化。护士在为患者发药时,一定要看着患者服下后方可离去,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方案实施。如果患者不愿交流,可以向其他病友或家属了解他的表现,掌握更多的信息,时刻注意防范,以免发生自杀自伤等意外。

    3.2  缓解期  此期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抑郁症的基本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继续巩固治疗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允许家属的陪伴。家属的陪伴能为患者提供一种疏泄情感的机会。同时,家属的关心、爱护、劝解能达到支持和安慰的目的,因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3]。除了药物治疗以及每周2次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外,护理人员还以专题讲座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时间为每周3次,每次约30 min。具体内容包括抑郁症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症状,强调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抑郁症的巩固治疗和维持用药时间;如何积极配合治疗;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3.3  恢复期  提高患者的认识,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邀请已康复的患者,用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育患者敢于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有关的社会不良刺激,帮助患者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和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继续以专题讲座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识别抑郁症的先兆症状;出院后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复诊的时间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伤心难过时如何锤炼自己的情绪;如何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如何避免长时间的孤独;如何自我摆脱抑郁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点,采取静坐、运动、听音乐、走进大自然等方法,作身心放松训练,以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健康快乐的饮食如深海鱼、香蕉、全麦面包、菠菜、樱桃、南瓜、鸡肉等。当然还要做好亲朋好友等社会支持系统工作,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出院指导,要求患者坚持服药,定时门诊随访,掌握自我调控技巧,提供给家庭成员在应急的情况下可利用的资源如热线电话、心理咨询门诊等。

    4  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根据抑郁症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情绪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抑郁症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43.

2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1-126.

3 周建萍.住院精神病人的医源性创伤及管理对策,护理进修杂志,1998,13(1):24.


作者单位:215008 江苏苏州,苏州市广济医院

作者: 周建萍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