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期

社区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住院139例患者在出院时分为试验组77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实行定期随访,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6个月后按事先设计的调查表所获分析遵医行为效果。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住院139例患者在出院时分为试验组77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实行定期随访,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6个月后按事先设计的调查表所获分析遵医行为效果。结果 试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的院后遵医行为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家庭随访;遵医行为


    糖尿病是终身治疗性疾病,据报道我国目前约有3千万患者,且呈上升趋势,患者出院后需长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施自行服药治疗,能否按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诊检查或准确的自测血(尿)糖指标,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结构,直接关系到康复质量。患者在自行服药治疗中按医嘱指导下实施定时定量服药和自检,认真自我保健的过程为遵医行为[1]。建立较规范的院后患者随访服务项目,预防不遵医行为的出现,对提高糖尿病患者院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7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39例,男79例,女60例,年龄38~78岁,平均62.3岁,均为2型糖尿病,病程2~10年。其中2例并发酮症酸中毒,1例并发右小腿溃疡,按出院日期单日出院77例为试验组,双日出院62例为对照组。两组住院时均接受护理人员对其系统疾病宣教。试验组出院前详细向患者介绍了家庭随访的意义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则不进行。两组患者均在院后建立院后调查卡,分别记录了姓名、年龄、性别、入院日期、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家庭及联系电话、住院期间用药、出院后用药(含剂量)、出院时检查结果、康复状态等相关内容。调查登记表中有一备注栏,专项记录患者对家庭随访的要求,如代购药品、自检、血糖试纸、注射器等,在下一次随访时认真检查,不可遗漏。

    1.2  方法

    1.2.1  随访时间  出院后2周随访1次,1个月以后每月随访1次。平时患者可以随时用电话咨询,受理后详细解答并在2~3日电话回访征询是否满意或另有疑难,实施双向交流。

    1.2.2  家庭随访重点  患者用药是否正确,饮食习惯是否良好,康复程度是否理想,是否按时到医院或自检。随访前事先与患者或家人取得联系,随访中与家人及亲属要真诚交流,听取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和意见,着重了解在控制疾病方面的咨询,并给予认真的建议和指导。若疑有病情有进展或并发症,要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及时到院就诊。

    1.3  调查及评分  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按设计的调查项目内容逐项如实纪录后进行评分见表1,调查项目内容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遵医用药、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每项设计3个问题,每题3个选项:(1)规范遵守医嘱3分;(2)因故不能完成漏缺医嘱内容者2分;(3)更换医嘱或完全不能遵守医嘱者1分,综合评分12分以上的遵医行为良好,9分以下为遵医行为不良。登门随访是取得真实资料的可靠手段,调查时亦采取登门了解情况,帮助患者检查自己记录的治疗登记等。表1  遵医行为调查情况

    2  结果

    6个月后调查结果显示,7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后随访在知信行3个方面有很大改善。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识,掌握了一定有关疾病知识,遵医行为明显改善。其中完全遵医71.4%,不完全遵医24.7%,完全不遵医嘱3.9%,说明有效的家庭随访对院后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自我护理非常重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从而自觉地进行除用药物控制外,日常生活规律、饮食控制方面也很重要,其中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2],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一家几口一起就餐,并且多数没有分餐,这就不利于患者的饮食控制,做到定时、定量、主副食合理,营养平衡粗细粮搭配[3]。另外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因此,在社区护理中指导家庭成员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健康生活秩序的同时,注意减少发病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有意义。

    如何让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到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是临床护士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糖尿病的发病与患者缺少运动肥胖有关,首先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获得理想的代谢指标,运动治疗的原则:主要是适量、经常、个体化,运动疗法尚未引起患者的重视,分析其原因:(1)患者没有认识到运动也是一种治疗;(2)我们尚没有运动治疗的专职人员,在健康教育时可能有非常明确、操作性很强的指导,影响了患者对运动疗法的重要程序,提示我们要加强运动疗法方面的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对于帮助慢性病患者战胜疾病时有重要意义,社区护理势在必行。我国目前医院体制决定了从事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没有过多的人力、精力、财务将工作延伸到社区。在研究中,我们仅对139例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干预,就已力不从心,但研究证明社区护理对患者又必不可少,因此,亟需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体系,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在目前社区护理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将患者组织起来,建立一些小群体,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种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能使患者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对他们长期控制疾病很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潘晓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指导,中华护理杂志,2006,7(40):668-669.

2 郭秀珍,冯霞.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60例评价.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4):2238.

3 贾芸.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及其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6,9(41):863-864.


作者单位:832008 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作者: 刘献玲,孙红艳,杨 蓉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