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经细致观察和护理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内脏损伤,采取有效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 经细致观察和护理5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内脏损伤,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关键词】  闭合性腹部损伤;观察;护理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重症,多数损伤因涉及内脏而伤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20%,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尤为重要,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损伤的修复。我们对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岳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积极护理,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2~76岁,平均39岁。其中脾破裂25例,肠穿孔18例,肝破裂6例,膀胱破裂5例,腹膜后血肿1例,严重腹壁挫伤1例。本组病例合并伤10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2例,肋骨骨折2例,尿道损伤5例,血气胸1例。入院时处于休克状态9例,休克指数1.4~1.8。入院距受伤时间40~160 min。致伤原因为钝物撞击伤、拳脚击伤、车祸挤压伤等。入院后保守治疗7例,其余49例经脾切除、肝修补、膀胱修补等手术均痊愈。平均住院22天。

    2  护理

    2.1  急救护理

    2.1.1  休克的护理  患者因神经系统受强烈刺激、失血或失液大量活性物质释放引起休克,且休克为损伤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创伤患者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低血容量,在低血容量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起心肌缺血性损害、心功能损害等新的损伤[1]。因此,对有休克早期症状或休克者,使用12#带壶留置静脉穿刺针,快速建立2~3条有效静脉输液通路;根据医嘱快速输血和输入平衡盐溶液。(2)取仰卧中凹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经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6~8 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呼吸困难者,应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1.2  术前准备  绝大部分内脏损伤需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在密切观察和积极抢救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备皮、导尿、留置胃管。

    2.2  病情观察

    2.2.1  严密观察全身情况  每隔15~30 min测量生命体征1次,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皮肤黏膜色泽、末梢循环、体温、尿量。做好特护记录,及时报告。有的患者因窒息、深度休克不能出声,因此不能忽视不出声的患者。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表情淡漠、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下降提示休克的可能。

    2.2.2  密切观察腹部情况  每30 min检查1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的改变。护士除详细了解受伤史和伤后病情变化外,还须严密观察腹部情况,以助早期诊治。腹部损伤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很容易漏诊,如不仔细观察、早期确定内脏是否受损很可能贻误手术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通常情况下,空腔脏器破裂时,腹痛为主要表现,伴恶心、呕吐、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实质脏器破裂早期可出现出血性休克,可伴腹胀和移动性浊音[2]。如膈面腹膜刺激征明显者提示上腹部脏器、肝脾损伤的可能性较大;若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者,胃肠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如伴有排尿困难、血尿者,泌尿系损伤的可能性较大。严重腹壁挫伤、消化道破裂致消化液外漏,腹痛一般比较明显,单纯的实质脏器损伤腹痛通常不明显,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况且有的患者因肋骨骨折疼痛显著而掩盖了脾破裂的早期症状;有的胸部损伤可因呼吸困难显著掩盖了腹部损伤的症状;有的入院时无明显临床表现,几天后突现休克。本组有2例患者被车撞伤后腹部无明显体征,2天后突发腹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立即报告医师,经手术探查证实:1例为脾破裂,1例为肝破裂。

    2.2.3  观察期间为避免加重病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为避免掩盖病情,一般不使用吗啡类镇痛剂;因腹部损伤患者可能有胃肠穿孔或肠麻痹,故诊断未明确前应绝对禁食、禁水和禁灌肠,以防肠内容物漏出增加并加重腹痛和病情[3]。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观察  记录24 h出入水量,术后24 h内每小时测血压、呼吸、脉搏各1次,以后依病情改4 h测1次至病情稳定;为给术后补液提供参考,必须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观察患者皮肤弹性、周围静脉充盈度。

    2.3.2  心理护理  由于突然受外力打击,加上手术创伤,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对健康状况忧虑等情绪,护士应给予关心和体贴,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加强交流与沟通,及时向患者解释腹部损伤的发展过程,消除其对预后的恐惧,讲述损伤修复后机体会逐渐恢复,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康复。

    2.3.3  体位  硬膜外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 h,生命体征稳定后为使患者感觉舒适、利于呼吸与体位引流、减轻腹壁张力改半坐卧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出气管内分泌物,避免肺部感染;早期下床活动,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减少肠粘连。

    2.3.4  饮食护理  腹部手术后给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使患者体质虚弱,直接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创伤危重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多,需要营养支持。术后24~48 h内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为增强患者抵抗力改少量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饮食,依病情逐渐改为半流质。

    2.3.5  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3天内患者体温在38℃以内为外科热,不需处理,若超过38℃并伴有畏寒、发热时应考虑腹腔内感染。发热患者应注意口腔与皮肤护理,高热时要给予药物或护理降温。

    2.3.6  引流管的护理  腹部损伤患者术后通常有多根引流管,护士必须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观察和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颜色与量的变化,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引流液为新鲜血液且数量较多提示有内出血的可能,必须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  小结

    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变化快,有些症状隐匿、体征较轻,不能及时诊断,如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细致观察、及时明确诊断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动态变化,能尽早发现内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合理的依据,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凌云.干扰创伤性休克病情评估因素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50.

2 韩积义,崔自界.腹部外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9.

3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3.


作者单位:414100 湖南岳阳,岳阳县人民医院

作者: 李小文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