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7期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膜刺激症状意识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现将我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13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其中死亡2例,再出血2例,痊愈4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2例。2护理2。...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膜刺激症状 意识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低下,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恢复慢,易出现并发症,预后差。现将我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13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60~70岁6例,70岁以上7例。其中死亡2例,再出血2例,痊愈4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2例。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意识情况  本病大多数患者意识清,本组有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的改变,可通过简单的问话、瞳孔光反射情况、压眶反射、针刺皮肤等来判断意识情况。若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应考虑颅内出血或脑疝的可能。对于深昏迷患者,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2.2  生命体征及瞳孔  (1)体温的改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高,一般在38 ℃左右。若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9 ℃以上,应考虑有感染病灶或中枢性高热,此时应用抗生素及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7 ℃~38 ℃。(2)脉搏、呼吸、血压的改变颅内压增高早期可出现呼吸、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影响脑功能,故应将血压维持在一定的水平,防止忽高忽低。若颅内压持续升高,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可致呼吸加深甚至出现鼾声呼吸,脉搏慢而有力,一般每分钟50~60次。(3)瞳孔的观察应注意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若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常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应积极抢救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2.3  头痛呕吐的观察  剧烈的头痛、频繁的呕吐,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临床症状。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刺激不敏感,反应迟钝。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可缓冲因脑水肿造成的颅内压升高。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避免因不典型头痛、呕吐忽略了患者的病情。

    2.4  再出血的预防  临床上把首次出血后的四周视作容易出血的时间。因此,应排除一切诱发再出血的因素。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内安静,减少陪住及探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及检查,床头抬高15 cm,以利颅静脉回流。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及打喷嚏,对于易复发者,应坚持卧床2个月。

    2.5  并发症的预防  (1)肺部感染的预防: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咳嗽剧烈者,可适当给予止咳剂,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对昏迷者行导尿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定时冲洗膀胱,定期复查尿常规,并注意尿液的颜色及量。(3)褥疮的预防:定时翻身,并保持床单平整干燥,骨骼隆突处垫气圈或海绵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4)便秘的预防:由于老年患者肠蠕动慢,再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便秘。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增加肠蠕动,同时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告知患者用力排便的不利。也可用番泻叶泡茶、果导口服以预防便秘。对已便秘患者,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禁灌肠,防止颅内压、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

    2.6  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易发生精神抑郁,再加之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特别是患者全身不适,易产生悲观失望,对治疗护理失去信心。要求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给予精神安慰和生活鼓励。护士在各项操作中要具有同情心和耐心,对不同性格的患者采取与其相适应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作者单位:161000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

作者: 周淑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