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8期

静滴茵栀黄致1例严重过敏反应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茵栀黄过敏反应茵栀黄注射液作为退黄降肝酶的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新生儿、婴儿黄疸有明显疗效,一般无明显副作用。此例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20天,因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20天入院。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欠佳,呼吸平稳,颜面部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巩膜黄染,口唇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茵栀黄 过敏反应


     茵栀黄注射液作为退黄降肝酶的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新生儿、婴儿黄疸有明显疗效,一般无明显副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已得到肯定。我科也已用过多年,未发生不良反应。此例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20天,因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20天入院。查体:体温 37 ℃,呼吸30次/min,体重5 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欠佳,呼吸平稳,颜面部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巩膜黄染,口唇红润,心、肺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入院后急诊查肝功能示:T-BIL 315.2 mmol/L,D-BIL 42.3 mmol/L,GPT 120,GOT  120,GGT 120,HBsAg(-);血常规:WBC 15.4×109/L,RBC 5.1×1012/L,HB 151 g/L。诊断: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给予茵栀黄5 ml加10%葡萄糖液100 ml静滴,8~9滴/min,治疗2天,无异常反应。第三天,此组液体静滴约1 min,患儿突然出现颜面水肿,烦躁,面部皮肤呈金黄色,眼泪也呈黄色,口唇发绀,全身皮肤呈花纹状,四肢末梢发绀,湿冷,呼吸、心搏骤停,立即停止静滴茵栀黄,给予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同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4 mg静推,清理呼吸道,持续吸氧等处理。约3 min后患儿呼吸、心跳恢复正常,口唇及眼睑仍水肿。约3 h后,眼睑及口唇水肿消失,颜面部皮肤仍呈深黄色。追问病史,否认青霉素过敏史、哮喘史及其他药敏史。患儿在此前两天应用过同一种药物未见过敏反应。事后液体、药物及注射器、输液器均经检验未见异常。护士换配液体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当天急诊复查肝功示:T-BIL 274.2 μmol/L,D-BIL 38.6 μmol/L,从化验单分析,患儿的黄疸指数正在逐步消退,但患儿面颊部皮肤却比入院时加深,数日后仍未消退。经综合分析,考虑为茵栀黄所致的过敏反应。

    2  讨论

    茵栀黄由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茵栀黄能改变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达到退黄的作用[1]。以往我院儿科曾将此药作为小儿病理性黄疸的常用药物,疗效较好,未见过敏反应。而此患儿在连续应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批号的茵栀黄的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实属罕见,考虑为患儿的个体差异所致。由于抢救及时,诊断明确,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由此可见,以后应用茵栀黄时应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给予脱敏治疗,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5-216.


作者单位:841100 新疆焉耆,新疆农二师焉耆医院儿科

作者: 王玲 朱胤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