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2期

6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阮蛋白等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病原体感染部位、病程、发病形式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除发热、头痛、呕吐三大主要症状外,有的有偏盲......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阮蛋白等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病原体感染部位、病程、发病形式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除发热、头痛、呕吐三大主要症状外,有的有偏盲、偏瘫、失语、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等弥散性及局灶性脑膜损害表现;有的有人格改变;有的以全身性或部分性运动发作为首发症状;有的精神症状突出。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或谵妄、嗜睡、昏迷。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复杂,相对其他患者,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共收治了6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经过严密监护,精心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5~72岁;病程为3天~1个月;其中病毒性脑炎组42例,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组22例。

    1.2  临床表现  64例患者表现为发热者64例(100%),头痛52例(81.3%),呕吐58例(90.6%),精神症状10例(15.6%),颈项强直53例(82.8%);脑神经损害8例(12.5%),昏迷12例(18.8%)。

    2  护理观察体会

    2.1  严密观察病情,保证患者安全  根据不同病情,观察意识、瞳孔、头痛、呕吐等情况,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发现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持续升高,常提示颅内压增高;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意识障碍突然加重,常为脑疝先兆。对有烦躁不安、冲动伤人、毁物、自残、自杀者,要设专人看护,并要创造安静、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尽量安排单间,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减少室内家具,并禁止摆放各种锐器,如刀、剪等危险物品。必要时使用保护带保护,但只能短时间应用,并垫软垫,定时更换肢体位置,尽可能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2.2  积极控制高热  通常我们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使体温控制在38 ℃以下。方法有酒精擦浴、头戴冰帽等。

    2.3  早期发现并及早控制抽搐  如发现患者眼睑或面部有小的抽动,双眼凝视或肢体出现紧张度增高时,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抽搐发作时紧急处理的方法如下:让患者迅速平卧,头偏向一侧,口中置压舌板,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保护肢体,避免关节损伤。遵医嘱迅速给予镇静剂,首选安定。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避免出现呼吸抑制。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氧气吸入,保持氧流量为2~4 L/min,气管切开后床旁设有气管切开护理盘。由于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引起呼吸困难,面部及口唇发绀,我们及时吸出痰液,吸痰时做到轻插、快吸、快提,导管在气管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5 s。患者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我们采用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每次滴入气管导管内3~4 ml,使痰液稀释易吸出。每日更换无菌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及感染。

    2.5  防止褥疮的发生,避免院内感染  患者如果处于昏迷状,入院即给患者剪手指甲及脚趾甲,防患者自己抓破皮肤。每次患者呕吐后,我们都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随时都保持床单整洁、平整、无碎屑,并建立了翻身记录卡,每次翻身后都做详细记录。严格按无菌技术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做好口腔护理,防止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院内感染。

    2.6  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  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讲,普遍存在着担心、害怕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对情绪低、意识清醒有局灶性脑损害症状或恢复期患者,均要做好心理护理。接触患者时,态度亲切、耐心,语言温和、友善,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尽量减少一切不良刺激,给患者及家人介绍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过程,引导患者及家人配合治疗和护理。

    病情稳定后,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教会家人必要的康复护理方法,如皮肤按摩,拍背排痰,协助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听力及语言训练等。

 


作者单位:210006 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作者: 吴琪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