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4期

健康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实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健康教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回流障碍,多发生于手术后制动,创伤。愈后还可发作,因此早期积极治疗并规范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配合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回流障碍,多发生于手术后制动,创伤。如未及时治疗,可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致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起发病还在逐年增加。多见于成年人、老年人。愈后还可发作,因此早期积极治疗并规范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配合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有60例,其中年龄20~75岁,男25例,女35例,早期治疗采用溶栓、抗凝、祛聚等药物治疗。

    2  健康教育

    2.1  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身心状况,观察患肢水肿及疼痛程度,必要时监测生命特征,找出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

    2.2  教育的对象  患者、家属及健康照顾者。

    2.3  教育的内容

    2.3.1  病因  Vircb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静脉内膜损伤、血流淤滞和血液凝固性增高。(1)静脉血流淤滞: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便沉积于血管壁,在其他因素的诱使下容易形成血栓。如长期卧床者。(2)静脉内膜损伤:管壁粗糙,利于血小板、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如静脉注射刺激性溶液。(3)血液高凝状态:如烧伤、割伤、手术及感染后。

    2.3.2  临床表现  随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1)肢体浅静脉血栓部位有疼痛、红肿和压痛,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后,病变静脉可闭塞或成条索状。常见于下肢的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可表现为小腿疼痛、压痛及轻度水肿。髂骨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有发热、局部呈持续性疼痛伴压痛、受累静脉成条索状、下肢明显水肿、皮肤紧张、发亮、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2.4  健康指导

    2.4.1  心理指导  剧烈的疼痛、严重的水肿、活动量的限制、睡眠质量的下降、烦躁不安、沮丧低落的情绪易受刺激、易忧郁和悲观恐惧的心理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消除或减轻这些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用真诚的态度和正确的移情来帮助患者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帮助患者释放其紧张感,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与交流、有问必答、说话时注意语言艺术、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使患者有安全感,赢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2.4.2  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进食低脂肪、高纤维膳食、在饮食中少用油、禁止食用肥肉、蛋黄、动物脑等食物。每日脂肪用量不超过40 g,以避免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淤滞,加重血栓形成。选择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新鲜水果、豆类及粗粮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4.3  活动指导  溶栓过程中,患者皮肤黏膜极易碰伤出血,导致不良后果,故应教会患者提高自我防患意识,如刷牙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抠鼻、防止跌伤,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1~2周,禁止剧烈活动,采取床头床尾抬高15°~20°体位、避免膝下垫枕,使髂骨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对缓解静脉血栓有一定作用,并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在护士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但动作不宜过大,注意患肢保暖,但不宜过热过冷、室温保持在25 ℃。可用热毛巾间断热敷,缓解胀痛,禁止按摩按压患肢,以防血栓脱落,发生肺动脉栓塞。当全身症状与局部压痛缓解后,可进行轻便活动,下床活动时,可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2.4.4  用药指导  在溶栓过程中,静脉输液速度易慢,很多患者因性情急躁总爱将输液速度调快,因此一定要向患者讲清楚输液速度为何要慢,可告知患者:尿激酶进入体内后半衰期短,约15 min,代谢快,快速进入人体后药物作用时间太短,会影响疗效,因此需缓慢滴入,定时检查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根据其结果调节用量或停止用药。如患者水肿严重时,可加用利尿剂,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皮肤黏膜、牙龈有无血点、静脉穿刺处有无渗血等。

    2.4.5  出院指导[1]  禁吸烟,以防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2]。进食以低脂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造成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3]。鼓励患者加强日常锻炼、适量运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2.5  健康教育效果  60例患者中,住院时间10~40天,平均15天。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识知晓者共有57例掌握,余3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而且沟通上有直接障碍导致健康宣教困难,家属告知患者不到位。评价中满意度达98%以上。患者疾病症状均在一周左右控制,一般患者在10天内康复出院,除3例患者因入院时病情严重,恢复较慢。

 

【参考文献】
  1 辛绍伟,齐加欣,黄俊荣.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88-289.

2 吴在德,张伯根.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89-696.

3 贺翠,邱淑萍.健康教育在丹毒患者中的实施.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6,22(23):3467.


作者单位:361003 福建厦门,解放军第174医院普外科

作者: 杨月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