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7期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患者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采用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测定两组之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焦虑及抑郁状态检出率明显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患者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采用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测定两组之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焦虑及抑郁状态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焦虑及抑郁状态与低血糖发生率呈正相关,与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呈负性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焦虑及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尽早给予护理干预有益于患者身体康复。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心理分析;护理


    Analysis and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diabetic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JIANG Bing,SHEN Yun.The First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therapy.Methods50 cases of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50 cases of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used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elf-rating scale to asses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at the sam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easured the incidence of low blood sugar,blood sugar targets,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ResultsIn group diabet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 group(P<0.05),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was negative related with blood glucose target,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Conclusi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to detect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as early as possible to give the benefi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diabetic patients;psychological analysis;nursing care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在欧美国家,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衰竭的首要原因,在我国,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由于病情反复发作,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费用高,随之带来的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此类患者常伴发诸多心理问题,影响疾病本身的治疗[1,2]。本文就此类患者心理特点与治疗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予以护理干预,以益于患者的康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和肾内科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5.2±5.6)岁,糖尿病病程(6.1±1.2)年,选择同期住院的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4.1±5.2)岁,糖尿病病程(4.9±1.1)年。所有入院者均进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1.2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参照1997年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在糖尿病诊断的基础上,6个月内两次或两次以上尿微量白蛋白>30 mg/24 h,同时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病或尿微量白蛋白上升。

    1.3入选标准所有患者除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外,同时需满足:(1)年龄在25~65岁,无严重心、脑、肺、肝等重要脏器实质性病变。(2)既往无神经系统及精神卫生疾病,无此类疾病家族史。(3)均为初中以上文化,可正常交流,配合调查。

    1.4方法选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及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进行筛查,其中抑郁自评量表包括: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以及抑郁的心理障碍等四组特异性症状共20个条目,每个项目采用1~4级计分,得分大于50分显示可能有轻度抑郁症状,60分以上显示为中度抑郁症状,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包括: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手足颤抖,躯体疼痛,乏力,静坐不能,心悸,头昏,晕厥,呼吸困难,手足刺痛,胃痛,消化不良,尿意频数,多汗,面部潮红,睡眠障碍以及噩梦等共20个条目,同样采用1~4级计分,得分大于50显示可能有轻度焦虑症状,60分以上显示为中度焦虑症状,70分以上显示为重度焦虑症状[3]。

    1.5观察内容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天)的相关性。血糖达标标准:空腹在7.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0 mmol/L以下。低血糖诊断标准:血糖小于3.0 mmol/L和(或)血糖大于3.0 mmol/L但同时伴心慌出汗等症状,进食后血糖恢复正常,症状可缓解。

    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8.0软件进行统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分析数据差异的显著性及相关性,计数资料差异性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调查问卷有效性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份,总有效性为99%。

    2.2心理健康水平

    2.2.1抑郁症状的自评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无抑郁者18例,轻度抑郁者16例,中度抑郁者11例,重度抑郁者5例;非糖尿病肾病组:无抑郁者31例,轻度抑郁者11例,中度抑郁者5例,重度抑郁者3例(表1)。

    2.2.2焦虑症状的自评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无焦虑者22例,轻度焦虑者14例,中度焦虑症者9例,重度焦虑者5例;非糖尿病肾病组:无焦虑者35例,轻度焦虑者8例,中度焦虑症者5例,重度焦虑者2例。女性焦虑及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表1)。表1两组之间焦虑及抑郁状况比较注:与非糖尿病肾病组相比,P<0.05

    2.3心理健康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见表2。低血糖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及焦虑状况与血糖达标时间(r=-0.3642,-0.3873,P<0.05)呈负相关,与低血糖发生率(r=-0.3665,-0.3882,P<0.05)呈负相关,与平均住院时间(r=-0.3678,-0.3892,P<0.05)成负相关。

    3护理对策与干预

    3.1加强护患沟通,争取患者的信任自患者入院后,以积极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充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时发现患者在住院的细微异常表现以及心理行为的异常,及时进行护理干预,予以心理疏导。

    3.2积极进行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向患者说明,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主要危害在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一般分为5期,大多数患者所担心的尿毒症期是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而糖尿病肾病多数表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甚至尿毒症期的患者比例并不大,因此不必过分担心,但思想上一定要重视。控制血糖是治疗的根本所在,一定注意定期检测血糖、血压、血脂,检查眼底情况,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少酒。

    3.3住院指导在对病情进行常规诊疗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膳食,进行运动指导,督促患者参加每周一至周五的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感性认识,从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今后长期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3.4家属配合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家属及其周围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应尽量多的提及开心的、积极愉快的事情,有关糖尿病肾病的负面事件尽量不提,同时正确对待患者的一些异常心理表现及行为,多关心,多疏导,让患者感觉到被关注及重视;另外让家属充分参与到治疗中来,学会血糖监测及胰岛素笔的使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应帮助,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表2两组之间相关因素的结果与比较 P值<0.05<0.05<0.01<0.01

    4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生活饮食习惯、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生存时间的增加,从而肾脏及其他并发症也增加[4]。

    本文中研究结果(表1)显示,糖尿病肾病组焦虑状态及抑郁状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正如Hannah认为,抑郁和焦虑状态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重要的心理问题,可导致食欲下降,活动减少,引起血糖控制不良和治疗配合程度下降,因此,早期认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发现抑郁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及病情康复。在表1中提示女性焦虑及抑郁状态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考虑与该年龄阶段女性患者多处于围绝经期有关。

    本文中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P<0.05),提示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焦虑及抑郁检出率呈负性相关,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思想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对患者均可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患者长期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调节过度,导致血中ACTH、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血糖的反调节激素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并抑制机体对血糖的利用,导致血糖上升,延长血糖达标时间(P<0.05),同时由于焦虑及抑郁等心理不良状态的影响,对高血糖不能正确对待,过度担心高血糖可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减少进食,导致低血糖发生率又明显增加(P<0.05),进而增加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进一步加重患者原本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形成非良性循环。

    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加强护理,适时的给予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了解患者对于疾病的想法,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心理因素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在与患者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适时予以护理干预,及时疏导,对于血糖的控制及患者身体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关欣,张德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5,3(9):1468-1470.

2杨静娟,吕建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干预抑郁症复发中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72-1773.

3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459-1471.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7-809.


作者单位:210012 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肾内科(△内分泌科,南京市糖尿病防治中心)

作者: 江冰,沈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