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8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1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9例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9例,用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康复治疗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对1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9例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9例,用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康复治疗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常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患者生活质量低,不但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1]。从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我科收治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制订了以吞咽障碍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脑卒中患者;(2)全部病例均经头颅MRI/CT检查证实;(3)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4)全部病例诊断明确、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体征不再进展;(5)全部病例吞咽障碍诊断明确。

    1.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我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有1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9例(简称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9例(简称对照组),康复组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62岁;对照组9例,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63岁。

    2  方法

    2.1  评价方法  吞咽障碍护理评价方法参照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3]。7级正常范围:没有摄食、吞咽问题,不需要康复治疗。6级轻度障碍:有摄食、吞咽障碍,咀嚼能力不充分,有必要制成饮食、调整食物大小,吞咽训练不是必需的。5级口腔问题:主要是准备期和口腔期的中度或重度障碍,对食物形态必须加工,饮食时间长,口腔内残留多,有必要对饮食给予指导和监察,应进行吞咽训练。4级机会吞咽:用一般的摄食方法可发生误咽,但采用一口量调整、姿势效果、吞咽代偿法(防止误咽的方法)等可达到防止水误咽的水平,需要就医和吞咽训练。3级水的误咽:可发生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但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的效果,故需要选择食物,为保证水分的摄入可采取经口、经管并用的方法,必要时做胃瘘,应该接受康复训练。2级食物误咽:有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没有效果,为保证水、营养摄入应做胃造瘘,同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1级唾液误咽:唾液即可引起误咽,应做长期营养管理,吞咽训练困难。

    2.2  护理方法  康复组的康复护理训练方法:分为基础训练及摄食训练。

    2.2.1  基础训练  9例患者全部接受基础训练,即针对与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具体方法(1)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系使用冰冻的棉棒沾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2)屏气-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上,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和屏气,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3)唇、舌、颌渐进式肌肉训练:口腔周围和舌肌群的运动训练。(4)颈部的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呼吸控制、舌的运动和喉头运动,利用颈部屈伸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反射,防止误咽。(5)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反射。训练2周后,患者吞咽功能有明显好转,再进行摄食训练。

    2.2.2  摄食训练  即实际进食训练。(1)体位:让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辅助者位于患者健侧。此时进行训练,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块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但是,适于患者的体位并非完全一致,实际操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予以调整。(2)食物的形态:食物的形态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其特征为密度均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此外,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3)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一口量,正常人约为20 ml。对患者进行摄食训练时,如果一口量过多,或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 ml),然后酌情增加。另外,还要注意餐具的选择,开始以采用薄而小的匙子为宜。

    吞咽时注意以下几点:(1)空吞咽与交互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亦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的水(1~2 ml),这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称为交互吞咽。(2)侧方吞咽,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患者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除去隐窝部的残留食物。(3)点头样吞咽,当颈部后屈,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继之,颈部尽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便可去除残留食物。(4)颈部旋转训练,训练患者咽下时头部向麻痹侧旋转,因为头向麻痹旋转能使咽腔的麻痹侧变小,健侧的食管口扩大,能使食物无障碍的通过梨状窝。(5)心理治疗,整个吞咽训练治疗过程,要吸引患者注意力。因患者注意力常不集中,或集中注意时间很短。可采用强烈、简短、夸张性语言刺激,待注意力集中时,抓紧治疗。

    2.2.3  摄食-吞咽障碍的综合训练  吞咽障碍的患者仅有口腔功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应提倡综合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排痰法的指导、上肢的进食功能训练、辅助工具的选择与使用、食物的调配,进食前后口腔卫生的保持、助手的协助与监护方法等,凡是与摄食有关的细节都应该考虑在内。因此,我们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言语治疗师、护士和营养师等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患者情绪常不稳定,烦躁、易怒、不易合作,要向患者尽可能讲清病情、治疗过程和转归,积极疏导,尽可能地争取患者的配合。

    治疗时间:按照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确定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3级以下,以基础训练为主;3级以上,以摄食训练为主;每天在早、中、晚饭时根据上述训练内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每次治疗时间20~30 s左右,并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告之并教会家属,嘱家属协助治疗。康复组患者吞咽训练观察时间为3周。

    3  结果

    经过上述治疗,按照吞咽障碍分级法康复组治疗效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见表1。表1  吞咽障碍分级疗效评价结果

    4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影响营养摄入和发音,产生悲观心理,致使生活质量下降,重则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住院脑卒中慢性期的患者约有6%~34%的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其中30%能进行训练,但训练有效者只占2/3。本组9例患者经过训练后均有效,肯定了早期进行康复饮食训练的效果,因此只要符合吞咽功能训练标准,越早进行效果越明显。

    吞咽的全过程分为3个时相,即口腔时相、咽时相、食管时相。重度脑卒中患者,舌的随意运动常受限,因此吞咽训练重点在前两个时相。当患者意识清楚,对听觉、视觉刺激的简单指令能作出正确反应如吸吮、咀嚼等,即可进入饮食治疗。训练应循序进行,不宜操之过急,按程序有目的地训练与吞咽有关的肌肉,使有关肌肉运动逐渐到位,防止误咽及呛咳。吞咽功能改善后,可考虑拔除鼻饲管,增加进食量和种类。我们照此进行吞咽康复训练无一例发生误咽。

    本文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训练,提示早期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恢复经口吞咽进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涉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143.

2 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3 恽晓平.吞咽障碍的评定.康复疗法评定学,2006,20(7):530.


作者单位:110101 辽宁沈阳,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

作者: 秦卫英,丁海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