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8期

加强健康教育营造护生沟通学习氛围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培养护生主动学习意识,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支持与配合,缓解患者对护生操作的恐惧心理。方法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带教形式,将实习生按病床、病室划分,实习生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固定分管一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护生为分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搭建护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培养护生主动学习意识,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支持与配合,缓解患者对护生操作的恐惧心理。方法 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带教形式,将实习生按病床、病室划分,实习生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固定分管一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护生为分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搭建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桥梁。结果 提高了护生综合水平,患者及家属不再拒绝实习生。结论 关怀是相互的,当我们投入情感时,回报的也是温情,是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  实习护生;患者;沟通;操作


    临床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习又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1]。对于初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如何让她们尽快进入角色、动手实践,让患者及家属不再拒绝。2003年开始,我院护理部试探通过健康教育这一护理项目来帮助护生尽快进入角色,以解决患者的问题,满足护生临床学习需求。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具体方法

    1.1  改善传统带教模式,增强护患沟通

    1.1.1  尊重爱护患者,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带教模式是“一带一”,即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跟随老师日夜转班(学生对患者的病情、思想等了解不全,跟随老师做完常规治疗护理后,扎堆、聊天、没事可干)。如今,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带教形式,将实习生按病床、病室划分,实习生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固定分管一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每天在完成本班工作职责后,要求护生巡守在所分管的患者身边嘘寒问暖,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为患者解答疑问,遇到患者无家属看护时,要主动担负起陪护的责任,帮助患者打水、取药甚至喂饭、喂水、喂药,协助大小便等,同时还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指导患者在治疗之外的医疗保健,无微不至地关心患者,耐心解答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而真实地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增进相互间感情沟通。

    1.1.2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耐心回答患者问题  要求护生每天做到“三带”(基础护理书、专科护理书、笔记本)。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允许对患者说:“不知道、不清楚”。如存有疑惑,可随时请教老师或及时查阅专业书籍,在得到肯定答案后,耐心认真地向患者介绍,直至患者满意。同时要求老师、学生结合所分管的患者出现的实际问题随时进行探讨交流,采取老师与学生相互提问的形式。

    1.2  加强基础技能训练把握各种机会

    1.2.1  把握在示教室的训练时机  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在示教室集中进行为期一周的静脉输液强化训练。通过看录像和老师的亲自指导,经考核合格后,才可分配下临床实践。

    1.2.2  营造氛围、争取主动,把握好每一次操作机会  如遇上新入院、年轻、血管条件较好的患者,带教老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护生动手进行操作,尽量让他们多动手,多提供操作机会;护生也应积极主动向带教老师提出实践要求。

    1.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操作中的成败

    1.3.1  成功  第一次操作成功时,老师及时给予肯定,树立起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以后的每一次操作。

    1.3.2  失败  如遇失败,护生应立即向患者表示道歉。为此我们还特别制定了实习生在老师指导下为患者行静脉穿刺时,如果失败,必须立即向患者道歉,然后请老师完成,实习生不能在同一个患者身上进行反复穿刺,同时老师要适时对护生总结失败的原因。

    2  效果

    2.1  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器械性治疗、检验、用药、心理卫生等知识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2]。要做好不同患者的健康教育,回答好每一个问题,护生需要认真看书收集相关资料,除基础护理知识外,还需要其他相关医学知识,为此,她们主动学习临床相关知识。

    2.2  提高了护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要做好不同患者的健康教育,回答好每一个问题,他们必须吃透书本,并对知识点反复琢磨、深刻领会,才能回答好。如通过对怀孕女性的健康宣教,把围产期保健的知识贯穿其中,护生都觉得对围产期保健的知识更加理解了,并掌握得更加牢固了。由此可见,通过对不同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护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3  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师生相互提问的方式,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易学易记,学生乐意接受,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培养了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为完全得到患者信任和配合,她们每天耐心做好患者的阶段性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同时,许多知识点需要通过语言的形势表现出来,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2.5  促进了教学相长  通过师生间的提问,老师了解了护生的学习程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了解了护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老师为准确回答学生的问题,更好地给予针对性指导也需不断学习,促进老师对所教知识的进一步探究,从而促进了教学相长。

    2.6  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原来患者只要看到实习生到病房,第一强烈反应就是不要让实习生给我做,找各种理由躲避,甚至通过老师的再三劝说,好不容易让患者接受了,实习生一针扎下去,没有成功,患者立即暴跳、破口大骂。通过让护生为分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护生与患者的感情加深了。现在护生为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不再像原来那样排斥,有的甚至主动提出让实习生做,就是一次不成功,他们还会主动安慰实习生,不要紧张、没关系,再来一次吧!听了患者鼓励的话,护生也不再紧张,穿刺的成功率也提高了,护生与患者的关系更融洽了。同时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改善,增进了双方的理解和尊重。事实证明,很多同学正是用自己的真情赢得了患者的“心”,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他们完成各种操作。

    2.7  降低了投诉率  患者及家属不再拒绝实习生。关怀是相互的,当我们投入情感时,回报的也是温情,是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

    以上是我院在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尝试,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学相长,改善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向东.护生带教的方法与实践.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89.

2 桑未心,林晓云.培养护生护理操作中的沟通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35.


作者单位:330003 江西南昌,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

作者: 张晓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