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9期

控制手术室外科感染的对策及管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手术室,外科感染。管理我院自1995年至2008年期间,严格执行手术室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制度,使外科感染发生率控制在&le。现就控制外科感染的对策实施,手术室科学管理的体会分述如下。1控制外科感染的对策与实施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手术室,外科感染;对策;管理

我院自1995年至2008年期间,严格执行手术室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制度,使外科感染发生率控制在≤0.1%。现就控制外科感染的对策实施,手术室科学管理的体会分述如下。

    1控制外科感染的对策与实施

    1.1提高医护人员医德水平医德水平表现在对患者极端负责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上,处处想患者所想,不损害患者的健康为最高准则,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千方百计调动患者自身的防御功能去控制感染,同时刻苦钻研医学科学,并用于临床实践,永远以诚恳、认真、热情和同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手术患者,以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疗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

    1.2充分重视消毒隔离规则充分重视消毒技术操作,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每位医护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外科感染的媒介是污染的手,因此我院采用灭菌王刷手、擦手,手套有刺破针眼及时更换,各种手术医疗器械术前、术后都分类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则。

    1.3合理使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证,而且结合具体感染的细菌选取有效的抗生素。

    1.4控制感染的其他问题(1)备皮。术前洗澡,更换清洁衣裤,采取脱毛剂备皮。(2)术中配合。术中发现因出汗、血渍、体液渗透无菌单致潮湿后,立即用无菌单覆盖或更换,在切开空腔脏器时,用纱布“围巾”围住,并用0.5%活力碘消毒处理。手术时间长可增加感染机会,因此每名洗手护士都具有基础解剖知识,熟悉手术程序及各种手术器械的性能,医护之间配合默契,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感染机会。(3)手术技能。手术中操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组织,减少手术创伤,仔细上血,保持组织良好血液供给,使局部抵抗力不至于下降。选择最细最小缝线缝针,使用电凝止血时,注意电流强度,避免大块组织坏死,均有利于切口愈合。(4)加强围术期处理。创伤和手术患者由于进食受限或不能进食,营养支持尤为重要,此时单靠输葡萄糖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提高蛋白质供给量,以保持各脏器的结构功能。

    2实施手术科学化管理

    实施手术科学化的管理是控制外科感染的重要途径,建立行之有效消毒隔离措施和规章制度等,这对保证手术室的安全,防止手术感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实施了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系统,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下基本概念。

    2.1分区概念手术室是实行手术的重要场所,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基本分区概念,即非限制区、限制区、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一切活动都有严格的限制,包括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也有无菌区的限制,一般水平面以手术台面为标准,垂直面以手术人员胸前方为准,在此区内一切操作均应按无菌技术要求进行,参观人员应离手术人员20~30 cm之外,且人数一般为2~3人。

    2.2污染概念手术者洗手后,在胸际以上为污染,术中手术衣、单、巾等的表面湿透为污染。各种无菌的手术器械、敷料、物品等,放置时间超过规定日期,亦可污染,凡是怀疑有污染时均按污染处理。

    2.3空气传菌概念快速气流可使物体表面的细菌飞起漂浮于空气中,随空气的流动而扩散。抖动单、巾、开关门窗等,均可增加空气中细菌含量,因此手术人员都有严格遵守“四轻”的良好习惯。

    2.4监测概念手术间包括辅助间的空气消毒必须定期监测,根据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控制和管理措施,包括手术器械、敷料、物品的消毒,对手术皮肤,手术医护人员洗刷手前后都实行监测。

    2.5严格要求概念每个手术室工作人员都要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照章办事,服从管理并相互监督。

    综上所述,控制手术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手术室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作者单位:432800 湖北孝感,大悟县中医医院手术室

作者: 柳金荣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