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0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护理。方法对22例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作回顾性分析。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疾病知识宣教,术后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功能训练和护理,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护理。方法 对22例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作回顾性分析。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疾病知识宣教,术后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功能训练和护理,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本组22例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膝关节;关节镜;护理

    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关节损伤中ACL损伤颇为常见。ACL损伤、断裂若失去早期修复机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导致股部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对ACL损伤,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1]。而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骨科共收治ACL断裂2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2例,年龄18~42岁,均为男性,运动损伤14例,车祸致伤8例,8例运动损伤均合并有半月板损伤,另外6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均在关节镜下行重建术。其中12例使用自体膑腱-骨移植重建。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目的和术后注意事项,说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是微创手术,术后疼痛较轻、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告知韧带重建术后需要恢复性功能锻炼,在韧带重建后1年左右才可能恢复剧烈的体育运动。

    2.2  床上大小便训练  交叉韧带移植术后患肢需制动,大小便很不方便,术前需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大小便。

    2.3  局部准备  (1)膝关节区域备皮,手术前2~3天,2次/d用温水清洗患肢。(2)局部功能的准备:术前教会患者怎样进行术后的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锻炼,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较重要的作用。由于术前已经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这种锻炼的重要性,术后大多数患者都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因而恢复较快。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注意关节是否肿胀,注意包扎物松紧度,观察引流的引流量、颜色。如果引流液颜色较深、液量较多,说明关节内有出血,此时要严密观察;如果术后2~3 h颜色逐渐变淡,引流量逐渐变少,说明出血已停止,可不必处理;如果仍然引流量较多,颜色未变淡,可自引流管内注入适量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局部略加压包扎,出血会逐渐减少。

    3.2  患肢体位  术后膝后垫软枕,保持膝屈曲15°~20°。此种体位可使前交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韧带与骨接合口的愈合。

    3.3  镇痛和功能锻炼  因为膝关节镜手术本身创伤较小,我们常规给予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方法,使患者的疼痛降至最低,从而可使患者较从容地达到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要求。

    3.4  康复训练  (1)术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制订功能康复锻炼计划。术后24 h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并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屈运动及足趾的屈伸运动,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主动练习,每日锻炼10~15次,每次5 min,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宜。(2)术后第3天起,白天将石膏托解除,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患肢平放于床上,主动使股四头肌完全收缩并停顿5 s,然后完全放松,再停顿5 s,这样一收缩一放松过程算1次,按此方法进行。循序渐进,刚开始20次/组,20组/d,第4天起增加至30组/d,以后每3天增加10组,直至50组/d为止。如病情允许,还可以做髌骨被动活动,即每日2次可持髌骨向左右两侧推动几次,以防止髌骨关节粘连,嘱患者坐起时自己推动髌骨。利用CPM机进行膝关节活动,膝关节活动范围在30°~60°被动锻炼,起始角度从30°开始,每天增加10°,每日2次,每次2 h,每天鼓励患者与CPM机交替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每次练后局部冷敷,以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减轻疼痛。一般在3周内达到90°,3周内避免负重。本组患者中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侧副韧带修复,则需石膏固定6周后,进行直腿抬高训练,2周后在保证膝关节伸直的前提下抬高下肢,维持5~10 s,再放下。10~20遍/次,4次/d,根据肌力情况逐渐增加抬起角度和维持时间,可以在仰卧、俯卧和侧卧下进行该项训练,但应避免健侧卧位的抬高及髋外展,以免加剧股内、外侧肌的失衡。负重训练承担重量是膝关节的重要功能。待肿胀消退以后就可以逐渐开始负重训练。术后第3天即可扶双拐下地行走,从母趾着地开始,逐渐负重。如果不伴有半月板和关节内其他结构的损伤,对完全负重并无具体的时间要求,只要患者能够进行负重行走,就可鼓励其早期训练,以尽快恢复运动。一般3~4周开始用双拐依据耐受情况部分负重,逐渐至完全负重,3~8周后弃拐负重步行。(3)在患者锻炼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督促、检查功能康复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解决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其功能锻炼的毅力和信心。

    4  出院指导

    出院前,为患者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并使之遵循。康复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保证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但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负重,坐位时以较高的沙发、椅凳为宜,以防膝关节过度屈曲,加重关节表面压力。出院时须带活动型关节支具保护膝关节3个月,6个月内免体育运动,1年后可恢复运动。

    5  结果

    22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1年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无关节内感染病例,术后6个月均能完成日常生活,1年后可以参加各自工作。如体力劳动或体育劳动,效果满意。

    6  讨论

    ACL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一旦断裂可引起膝关节不同程度的不稳定。影响关节功能,若治疗不当发展为ACL缺失,导致膝关节进一步损害。因此,ACL损伤后4~6周进行修复或重建。ACL重建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早期进行肌肉主动的等长收缩锻炼,可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CPM的被动有助于预防膝关节粘连[2]。所以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若制动时间过长,将会导致膝关节粘连,影响关节活动度;若过早进行康复锻炼违反了术后治疗的基本准则,将会对重建术后的ACL产生危害,影响其正常的转归与成熟过程,造成移植腱组织松弛。因此,应让患者及家属明白康复锻炼的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宝丰.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4.

2 庞爱梅.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9(9):673-674.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泰安,泰安市中医医院骨科

作者: 王惠青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