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不同体位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舒适度等差异性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传统侧卧位与改良侧卧位两种手术体位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共40例,A组采取传统侧卧位20例,上侧手臂固定于托手架的上层。B组采取改良后侧卧位20例,上侧手臂的前臂及手部分用敷料松紧适宜的包裹后置于头面部一侧,位于固定好的麻醉屏幕架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比较传统侧卧位与改良侧卧位两种手术体位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共40例, A组采取传统侧卧位20例,上侧手臂固定于托手架的上层。B组采取改良后侧卧位20例,上侧手臂的前臂及手部分用敷料松紧适宜的包裹后置于头面部一侧,位于固定好的麻醉屏幕架内。术后随访了解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两种侧卧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侧卧位术者诉切口小,手术出血少,创伤小,节省开、关胸的时间,便于手术医生的操作,也减轻了巡回护士摆放体位的复杂性及工作难度。麻醉医生诉术后止痛效果好。患者诉腰背部酸痛症状轻,舒适度好。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均反映良好,用于临床开胸手术安全有效。

【关键词】  开胸手术;体位;差异;比较

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1],更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等的重要措施。侧卧位是胸外科手术最常用的手术体位之一。传统的侧卧位是患者呈90°侧翻身,改良后的侧卧位也是90°侧翻身,但由于侧卧时上臂摆放位置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手术效果,现将我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因手术体位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手术效果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共40例,A组20例采取传统侧卧位,B组20例采取改良后侧卧位。患者年龄53~62岁,体重55~70 kg,男25例,女15例。术后均采用电子止痛泵静脉方法止痛。

    1.2  方法

    1.2.1  体位安置方法  A组采取传统侧卧位:患者呈90°翻身侧卧,上肢的放置位置是将患者侧卧后下侧的手臂固定于托手架的下层,上侧手臂则固定于托手架的上层,而托手架的上层和下层是互相平行的,并且连为一体,上肢需要水平伸展及牵拉,因此双臂与身体的纵轴必须是直角摆放;B组采取改良后侧卧位:依然是90°侧翻身,上肢的放置方法是将患者侧卧后下侧的手臂固定于水平的托手板上,

    托手板只有单独的一层,巡回护士只需将上臂的前臂及手部分用敷料松紧适宜的包裹后置于头面部一侧,位于固定好的麻醉屏幕架内侧即可,上肢并不需要过分的伸展及牵拉,肩关节屈曲小于90°。

    1.2.2  评价方法  均采用手术后72 h回访,询问患者肩胛区、腋下及肩关节、肩背部的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及术后情况,见表1,2。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两种侧卧位对A、B两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观察情况  注:P<0.05

    3  讨论

    3.1  能有效减轻术后患者臂胛部、腋下及肩背部的疼痛  文献报道侧卧位摆放不当会造成手术失血量增多、神经麻痹或损伤[2]。传统的侧卧位是患者呈90°翻身侧卧,上肢的放置位置是将患者侧卧后下面的手臂固定于托手架的下层,上侧手臂则固定于托手架的上层,而托手架的上层和下层是互相平行的,并且连为一体,因此双臂与身体的纵轴必须是直角摆放,这样就容易使上面托手架的上臂由于过分伸展或牵引过度而容易造成周围神经的损伤、丛神经的损伤,从而造成术后肩胛区、腋下及肩关节、肩背部的疼痛。改良后的侧卧位,依然是90°侧翻身,上肢的放置方法是将患者侧卧后下面的手臂固定于水平的托手板上,托手板只有单独的一层,巡回护士只需将上臂的前臂及手部分用敷料松紧适宜的包裹后置于固定好的头架内侧即可,上肢并不需要过分的伸展及牵拉,肩关节屈曲<90°,因此可有效地减轻术后患者肩胛区、腋下及肩背部的疼痛。

    3.2  手术切口小,电子止痛泵静脉方法止痛能有效缓解疼痛  传统的侧卧位切口普遍较长,一般都在20~30 cm,并且要去除一根肋骨,肋间置大号开胸器,因而对患者的创伤大、出血多,开关胸所需的时间长,即使在术后使用止痛泵的情况下,胸廓及肋弓部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仍占10例(50%)。患者术后常要求侧卧来缓解疼痛,但术后护理又不允许,因而患者感到很痛苦。

    改良后的侧卧位切口较短,一般17~27 cm,只是剪断肋骨的一端并不去除肋骨,肋间置于小号的开胸器,因此患者的创伤小,出血少,开关胸所用的时间短,用止痛泵普遍能缓解胸廓及肋弓部的疼痛的患者18例(90%)。麻醉清醒后,患者大多配合好,无烦躁等表现。

    3.3  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  传统的侧卧位由于切口大,创伤大。术中侧上肢、切口、肩关节的疼痛难以忍受,因此患者术后常不敢进行有效的咳嗽、深呼吸及排痰,容易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更由于患者惧怕疼痛不敢进行早期的床上活动,因此也不利于血液的循环,更不利于伤口的愈合[3]。改良后的侧卧位由于切口小、创伤小,在止血泵的作用下,患者对疼痛感明显减轻。因此患者能进行有效的咳嗽、深呼吸,促进肺的膨胀,改善了呼吸功能,术后2~3天就可以下床进行活动。

    3.4  其他  根据手术的需要有利于临时改变手术体位。由于手术的需要(如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体位由侧卧位需改为平卧位时,传统的侧卧位不易改变,通常需要其他人的协助,而改良后的侧卧位改为平卧位时则比较容易,有效地减轻了巡回护士的工作量。

    传统的侧卧位所用的托架较大,占的地方较多。有时会影响手术医生的站位,使得站位区域稍显拥挤,因而导致术者等挤压置于托手架上面患者的手臂,若手术时间长,则容易使患者的肩及手臂受压而造成臂丛神经的损伤。改良后的侧卧位使用的仅是一个较窄的单层托手板,所占空间不多,增加了手术医生站立的空间,同时也减少了术者挤压患者肩及手臂等造成损伤的情况。

    总之,90°侧卧位是开胸手术中最常用的卧位,而改良后的侧卧位较传统方法切口小,创伤小,手术出血少,节省开、关胸的时间,便于手术医生的操作,术后患者诉体位舒适度好,腰背部疼痛症状轻等,麻醉医生反映术后止痛效果更佳。

    此方法改善了患者的不适感,提高了舒适度,也减轻了巡回护士摆放体位的复杂性及工作难度,手术及麻醉医生均反映良好,用于开胸手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鲁丽燕.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0-91.

2 黎小冰.两种手术体位对腰椎间盘摘除术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5:7.

3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陕西省肿瘤医院手术室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