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3期

循证护理在预防大学生外伤缝合晕厥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大学生外伤缝合时发生晕厥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临床评估,确定护理诊断,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循证护理的干预,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大学生外伤缝合时晕厥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大学生外伤缝合时发生晕厥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临床评估,确定护理诊断,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循证护理的干预,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大学生外伤缝合时晕厥的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预防;外伤缝合;晕厥;应用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students’ syncope occurred in  trauma suture

    ZHAO Xia.Jiaying Hospital of Guangdong,Meizhou 51401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students’ syncope occurred in the injury suture.Methods  Through clinical evaluation,determining the nursing diagnosis,and by consulting selected medical works,choosing the best evidence of nursing,and making the intervening nursing measures.Results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tudents’ syncope occurred in the trauma suture.Conclusion  By changing clinical nurses’ old,feeling-and-experience-based habits and behaviors,evidence-based nursing has solved many problem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and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prevention;trauma suture;syncope;application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又称实证护理或遵循证据的护理,是循证医学的一个分支。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一个实践过程,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2]。

    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晕厥发生时会给患者带来意外损伤,严重时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高校学生运动中常发生外伤,缝合时易出现晕厥,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2007 年1月至2008 年8月,我们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外伤缝合时的晕厥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 年1月至2008年8月,选择大学生运动外伤缝合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17~28岁。其中面部外伤缝合36例,手部外伤缝合14例,小腿胫部外伤缝合16例,其他部位外伤缝合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 例。试验组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外伤部位及缝合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在大学生新生入学体检中均无心血管病变,感觉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

    1.2  循证方法  (1)对患者身心及患处损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2)确定问题将外伤清创时对患者影响较大的问题作为重点加以循证,把预防外伤缝合时发生晕厥确定为循证护理的问题。大学生平时身体健康,运动中发生外伤后,缝合时出现晕厥最常见的病因是紧张、恐惧、晕血、晕针、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综合征、焦虑性神经症及过度通气综合征等。(3)寻找循证支持,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证据,对资料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和评审。结合已获得的证据,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和工作条件,以及患者的愿望、需求和实际状况,制订并实施护理方案。

    2  循证护理

    2.1  术前教育及心理护理

    2.1.1  循证  手术作为个体生活中的较强应激源,常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手术应激反应是分解代谢反应,其主要特点为:代谢率高、皮质醇分泌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伴负氮平衡、水钠潴留,尤其是应激反应时机体产生的激素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氧量增加,冠脉血流明显减少,心肌氧供平衡失调,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3]。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手术效果,会影响术后康复。

    2.1.2  护理措施  术前,护士应细致体贴、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语言、非语言的沟通和交流,认真了解患者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史、症状与体征,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如何配合手术治疗等,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2  防止晕血、晕针

    2.2.1  循证  晕血是患者见到伤口流出的血液而产生的晕厥现象,是一种心理疾病,是对于真实存在的威胁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晕针通常是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引起的。

    2.2.2  护理措施  对于过度紧张、恐惧的患者,特别是有晕血、晕针病史的患者,首先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防范意识。缝合时,护士宜动作轻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操作,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在操作过程中使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并劝阻患者不要看伤口处理过程,以减少晕厥的发生。

    2.3  体能支持

    2.3.1  循证  神经细胞没有糖原储备,脑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直接来自血糖,所以低血糖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及交感神经[4]。运动后,学生体能消耗较大,血中葡萄糖水平降低。若血糖低于2.8 mmol/L,便易出现头晕、乏力、饥饿感、多汗、震颤、心悸、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甚至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

    2.3.2  护理措施  缝合前,患者可适当进食,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40~60 ml。对伤口较大的患者应在输液的同时进行清创缝合,以保证体能支持。

    2.4  有效止痛

    2.4.1  循证  疼痛反应是个体对有害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出汗、骨骼肌收缩等。疼痛剧烈时,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减慢、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甚至出现意识丧失、突然晕倒等[1]。

    2.4.2  护理措施  对外伤及缝合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要鼓励患者表达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疼痛的护理计划,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止痛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性处理、药物治疗等。

    2.4.2.1  非药物性处理  (1)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对于紧张、恐惧的患者,除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外,还可采取让同学陪伴、与患者聊天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2)积极的暗示。教给患者将注意力转移到体内的方法,如在心里数数、给自己唱歌、做心算、祈祷或自言自语地说“我能对付”等[5]。(3)教给患者松弛技术。通过有规律的收缩及放松全身肌肉,患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收缩肌肉、放松的过程及感觉,能缓解血管肌肉痉挛,减轻疼痛[1]。(4)呼吸控制法。缝合过程中,指导患者做深呼吸,用鼻吸气,然后张口慢慢地呼气,如此反复进行[6]。这样既能减轻疼痛,又防止过度通气引起晕厥。

    2.4.2.2  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麻醉剂、镇痛药。对于创伤较重或痛反应强烈的患者,术前遵医嘱给予地西泮5~10 mg口服或肌肉注射,既消除焦虑和产生镇静,降低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性,又有助于预防局麻药中毒[7]。缝合前,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如用0.5%~1.0%利多卡因溶液做局部浸润麻醉;如果伤口不在手指或脚趾,还可在局麻药中加入1∶200 000肾上腺素,这样既能延长麻醉时效,减少毒性反应,又能控制皮肤、黏膜的出血[8]。

    2.5  注意体位及体位改变的速度

    2.5.1  循证  在体位改变或患者取坐位接受手术时,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多发生于原有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及空腹患者等,发作时无前驱症状。

    2.5.2  护理措施  缝合前要熟悉患者病情,了解病史,缝合时尽量让患者平卧。对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变换体位时不要过急、过猛。缝合结束后嘱咐患者静卧片刻,待病情稳定后再搀扶患者缓慢离开病床,让其在床边站立片刻,直至确定其安全后才行走[9]。当患者出现晕厥时,立即平卧,取头低足高位,以促进血压恢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并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2.6  防止患者通气过度

    2.6.1  循证  (1)情绪紧张或癔症患者手术时因呼吸急促,换气过度,CO2排出过量,易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脑部毛细血管收缩、脑缺氧,出现精神性晕厥[10]。(2)在高温、通风不良、饥饿疲劳、失眠及妊娠等情况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易发生过度通气综合征,青年女性较为多见。

    2.6.2  护理措施  保持环境安静,教给患者呼吸控制法,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及精神疗法。也可让患者向100~200 ml容积的纸袋内重复呼吸,增高吸入空气中的CO2浓度,从而提高PaCO2,终止过度通气。晕厥发生时将患者平卧,抬高其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脑部血供;解开患者衣领,将其头转向一侧,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刺或指压人中,患者大多能逐渐恢复意识。严重病例有手足搐搦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同时给予暗示疗法,疗效更佳。

    3  结果

    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χ2 =15.5015,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组晕厥发生率比较

    4  讨论

    实践证明,大学生外伤缝合时,及时、正确、妥善地应用循证护理实践的方法进行干预,缝合时晕厥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仅凭经验进行的护理实践已成为历史。现代护理应遵循和应用可靠的科学证据制定护理决策。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大学生外伤缝合晕厥临床实践中,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护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增强了护士寻求科学实证解决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武平.外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120-121.

2 朱丹,成翼娟,龚姝.循证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03.

3 陈瑶,邓光辉,刘晓虹,等.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297.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65-1067.

5 周会兰,蒋晓莲.分散注意力控制疼痛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39.

6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36.

7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8-630.

8 马民玉,刘春兰.麻醉临床药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29.

9 张莉华,杨惠敏,秦二英,等.门诊换药室发生各类晕厥的预防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11:837.

10 李宗明,邱鸿鑫.临床疾病鉴别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8-228.


作者单位:广东梅州,广东省嘉应学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