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5期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供应室管理。医院感染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发展之快的今天,预防医院感染的课题、研究越来越引起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供应室是医院消毒、供应的中心、总后勤,它担负着全院无菌器械、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等供应任务,它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技术、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供应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发展之快的今天,预防医院感染的课题、研究越来越引起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供应室是医院消毒、供应的中心、总后勤,它担负着全院无菌器械、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等供应任务,它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技术、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因此,加强供应室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无菌物品质量发放是供应室工作的核心。

    1  合理布局、高标准的硬件设施、规范工作流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1.1  合理布局  供应室分为四个区域。四个区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一般工作区。每个区域均有一定的间隔,消毒物品从污染-清洁-无菌这个流通程序,做到人流物流不交叉逆行,供应室合理布局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1.2  高标准的硬件  供应室的位置要远离污染源。地面、墙面、屋顶要光滑,瓷砖贴墙,水磨石地面便于冲刷,室内配有通风设备、冷热水装置,各区域有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购置先进的脉动、真空、压力柜,防止陈旧的压力锅影响消毒效果。

    1.3  规范操作流程  消毒后的物品用箱式无菌消毒车将无菌物品发送到临床科室。回收物品的车辆和发放无菌物品的车辆要分开,每日要清洁消毒,严禁逆行操作。

    2  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素质教育

    供应室的工作既简单又繁琐,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因此,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医院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各种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定期讲座培训,强化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自觉性,提高综合素质,把质量意识作为医务人员的重要

    内容来抓。提高认识,控制医院感染。

    3  加强各区域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保障

    3.1  污染区的管理  供应室将收回来的消毒包、敷料、包皮、器械等先进行分类消毒处理,再进行清洗消毒。初洗和精洗要分开,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地下水源的污染。进污染区的工作人员要换工作服,戴帽子、口罩、乳胶手套。操作结束后,脱下乳胶手套要充分洗手。防止疾病的传播,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回收使用的车辆和下送无菌包的车辆要每日用0.5%的“84”消毒液擦拭,箱内用紫外线灯照射1 h,进行消毒。

    3.2  清洁区的管理

    3.2.1  包装  清洁好的物品在包装前,仔细检查核对包内的物品,金属类器械用涂石蜡油来保养,搪瓷类要擦洗干净无水滴,包布类物品采用一用一洗一更换,管腔类器械要保证通畅,做到消毒、干燥、平整、无破损,包装大小合适,包装后将消毒包贴上标签,填写消毒日期、失效日期、物品的名称、操作者的姓名、外贴OBTO消毒指示卡以便有问题及时查找。包装好的物品要尽快(1~2 h)进行灭菌,以免污染或致热源的产生。物品包装时做到各类包捆扎不易松散为度,不宜过紧,包装层次不少于两层。

    3.2.2  装锅  灭菌物品要严格按要求装载。物品不超过灭菌锅容量的80%,消毒物品过多影响气流的流通,易产生冷凝后不易抽出,影响灭菌效果。敷料类物品要放在上层,消毒包的体积不超过50 cm×30 cm×30 cm,易于灭菌的小包、金属器械要放在下层,利于蒸汽的流通,保证灭菌效果。

    3.2.3  灭菌监测  消毒物品是否合格,必须通过灭菌监测效果才能发现。(1)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每锅内有物理监测,有详细记录日期、时间、压力、温度、操作者。(2)消毒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消毒包外有OBTO效果指示卡,每锅有BD监测图,对消毒后的物品抽样定时做细菌培养。消毒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做到物理、化学、生物三项措施监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无菌间储存。

    3.3  无菌物品的储存  灭菌后的物品直接进入无菌储存间,同时检查消毒锅内放置BD监测图和化学消毒指示卡,必须达到标准色,物品干燥无潮湿,关闭储槽及有孔的容器。根据物品的名称、灭菌的时间、分类整齐摆放。工作人员进无菌间穿无菌间专用衣、更换拖鞋、戴帽子口罩。无菌间平面每日用0.5%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两次,各1 h。

    3.4  无菌物品的发放  供应室工作人员根据各临床科室登记所需物品,专人用无菌消毒车送到每个科室。为控制院内感染,无菌物品有效使用期为7天,按消毒日期顺序近期发放,每日检查做好查对工作,严防发放失效及不合格的物品。

    4  健全领导管理体制,完善规章制度是杜绝院内感染的关键

    院内负责感染口及护理部定期监督检查,科内完善规章制度及各班工作职责,将制度和职责内容上墙,有利于工作人员来遵守,便于监督检查。科内成立质量检查考核小组,协助护士长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一整套的领导管理体制。

    5  严格一次性材料的回收管理

    供应室每天将科室回收的一次性材料、医疗塑料用品,与相关科室人员当面清点,并双方签字,由专人负责,就地毁形,针头和塑料管分别放置,由卫生局指定专人运走销毁。


作者单位:014030 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