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护士对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能力的培养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非传统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微生物学知识、感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职业卫生和危机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护士应该重点掌握与拥有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能力。【关键词】感染。预防。...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非传统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微生物学知识、感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职业卫生和危机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护士应该重点掌握与拥有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能力。

【关键词】  感染;预防;护士;职业卫生

虽然目前在大部分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但是近几年,传染性疾病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除了早就为人类熟知的肝炎、肺结核流感外,2002年底2003年初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以及最近频频报道的人禽流感病例的报道,不时地提醒着人类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作为跟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护士,首当其冲的成了最易受感染的人群。本文就护士在预防与控制感染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能力介绍经验如下。

    1  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

  在医护环境中,可能存在各种类型的微生物感染,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作为医护人员应当熟悉引起感染的微生物的类型及它们在感染中充当的角色。及时补充或更新旧有的和新发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知识。能够正确采集、处理和运送实验室样本,以避免可能的微生物感染。

    2  掌握微生物在医护环境中的可能传播方式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该能够识别感染链的各个环节,区分不同的传播途径。例如,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SARS除了呼吸道,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1],而禽流感可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传播[2]。依据不同的微生物感染的可能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预防感染措施。例如针对流感的预防措施跟禽流感的就有所不同,对于流感,重点防止呼吸道传播就可,而对于禽流感就不同,除了呼吸道,其他途径例如皮肤接触、血液、消化道等目前尚不能排除,必须考虑到其传播的可能性。充分认识周围环境在微生物传播中的角色,严格区分并掌握干净与不洁行为及无菌与有菌操作,正确区分洁净、消毒与灭菌医护用品。

    3  掌握预防感染传播的措施

  每个医院都备有预防院内感染及护士具体工作的操作规范。护士应熟知预防控制感染措施的原则,并且使其贯穿于整个医护过程中。熟悉预防感染传播的措施的种类并且明确各类预防措施中起到预防作用的具体环节。能够判断具体环节的预防控制功能是否有效,例如SARS患者需要使用负压病房,护士就必须掌握如何来证明环境的负压功能的存在。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清洁用品进行正确的手部清洁。在给患者安排病房及选择跟其他患者同房时,要针对不同的防感染传播预防措施,进行合理地安置。在不同类型疾病患者运送途中,护士能够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感染传播措施。在个人防护用品(PPE)方面,护士应该掌握在不同的预防措施情况下选择哪些合适的PPE;如何穿脱;如何正确的佩戴和检查各种口罩和防护面罩;如何正确地处理使用后的PPE。要掌握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征兆、症状、体征,尤其是伴随着咳嗽的发热、发热并且有皮肤破损、发热伴随有其他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遇到上述情况应该及时采取防止感染传播的预防措施。

    4  重视职业卫生,保护自身和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因尖锐物品刺伤而引起的医护人员健康损害的报道很多,护士应该特别注意安全使用和处理尖锐物品,避免因刺伤而引起感染。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充分保护自己。掌握正确的处理血液或其他体液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如不慎被切伤、刺伤或有体液溅到眼睛、鼻腔或口腔时,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正确地处理沾有血液、体液或其他可能具有感染性物质的物品,正确区分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垃圾。充分认识可能来自医护人员的微生物对于其他医护人员、患者或看望人员的感染,积极参与必要的免疫项目,尽量避免带病上班。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手部卫生是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3],护士必须重视手部卫生。

    5  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经历了SARS危机之后,每个医疗机构都制定或充实了自己的应急预案。作为医护人员,护士应当明确自己在应急预案中的具体角色,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针对各种应急状况的训练和练习。危机处理过程中,高度重视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能够识别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及时阻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预防措施的操作步骤,以达到同样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最新研究发现非典病毒可能有多种传播渠道.口岸卫生控制,2004,9(3):22.

2 代小伟,朱华,黄澜,等.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流行病学初探——感染途径.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18(9):48-52.

3 Bauer TM,Ofner E,Just HM,et al.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irborne and 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a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 Hosp Infect,1990,15:301-309.

(本文编辑:乔 雨)


作者单位:1 224742 江苏,建湖县冈西镇卫生院 2 210029 江苏,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