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职业防护教育对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职业防护及岗前培训对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批共112名护生发生的针刺伤进行分阶段调查。结果在2006年实习前三个月针刺伤发生率为94。7%,实习后三个月针刺伤发生率为26。...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职业防护及岗前培训对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批共112名护生发生的针刺伤进行分阶段调查。结果 在2006年实习前三个月针刺伤发生率为94.7%,实习后三个月针刺伤发生率为26.3%;在2008年实习前针刺伤发生率为72.7%,实习后三个月针刺伤发生率为12.7%。两年间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在岗前培训和实习期间对护生强化防护教育,可明显降低护生在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  护生;职业防护教育;针刺伤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疾病谱也发生着巨大改变。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无论大小医院所面临的主要的感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时,常发生意外伤害。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医护人员意外被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1]。另有报道称,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美国每年有数百名医护人员死于血源性传染病[2]。特别是初到临床实习的护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防护知识淡薄,加之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在实习过程中发生职业性损伤的危险性更大。本文对112名实习护生进行针刺伤调查,发现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对职业防护知识了解甚少,由此更加体现了在临床实习中加强职业防护教育的重要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批共112名护生,分别来自于外地6个省市的8所护士学校。一般资料见表1。表1  112名护生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阶段进行调查职业防护教育情况。第一阶段调查:在上岗前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及途径;各种职业防护预案等。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过去是否接受过针刺伤方面的教育以及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岗前培训后对针刺伤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规范各项护理技能操作流程,要求护生熟练掌握各种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洗手、戴防护手套、面罩,穿防护衣及正确处理污染的锐利器械等。第二阶段调查在实习期3个月及实习结束后各调查一次,内容包括:实习期间是否发生过针刺伤,累计针刺伤的次数和被刺的锐器种类以及处理上报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软件处理,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实习中前三个月和实习后三个月)。

    2  结果

    2.1  学生在实习前对针刺伤的了解程度  学生在实习前未接受岗前培训,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淡薄,缺少对针刺伤及传播疾病知识的了解。见表2。表2  学生在实习前对针刺伤的了解程度

    2.2  实习阶段发生针刺伤人数  加强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提高其操作技能,有利于减少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2006及2008年护生实习后3个月比实习前3个月针刺伤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并且2008年护生在实习前3个月及实习后3个月均比2006年针刺伤发生率减少(P<0.01),见表3。表3  实习阶段发生针刺伤情况 注:实习前两年间比较,aP<0.01;2006年实习前后比较,bP<0.01;2008年实习前后比较,cP<0.01;2006年及2008年实习后比较,dP<0.01

    2.3  对2006及2008年护生进行不用锐器刺伤的调查  其中安瓿、撬铝盖受伤的人次最多,输液器针头刺伤位居第二,其次是注射器针头和留置针针头及其他。见表4。表4  2006、2008年不同锐器刺伤人次数

    3  讨论

  从2006、2008年两年间对在我院实习的112名护生实习前三个月的调查结果来看,共有94人发生针刺伤,平均发生率83.9%,发生针刺伤1次的56人,占58.5%;发生针刺伤2次19人,占20.2%;发生针刺伤3次13人,占13.8%;发生针刺伤3次以上6人,占6.4%。被污染的锐器刺伤34人,占针刺伤人数的36.2%。实习后三个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共有22人发生针刺伤,平均发生率19.5%,发生针刺伤1次的15人,占68.2%;发生针刺伤2次的4人,占18.2%;发生针刺伤3次的2人,占9.1%;发生针刺伤3次以上的1人,占4.5%。实习前三个月和实习后三个月比较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护校没有开设职业防护课程,即便讲到职业防护问题也只是一带而过,同学印象不深,所以造成许多同学在答卷中否认曾受过针刺伤方面的教育,由于没有系统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大多数实习护生对针刺伤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不清楚针刺伤的危害性和发生后的处理方法,袁丽[3]等调查,96%的护生未受过护士职业防护的系统化教育。这些同学一旦进入临床实习,就可能成为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受害者。从调查结果看,2006年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医院首次较大数量接收实习护生,对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实习护生进入临床时有的在接触患者后不洗手或不认真洗手,还有的护生担心使用防护用物会让患者有被嫌弃的想法而放弃戴手套,再加上缺乏预防锐器伤意识,工作经验不足、技术生疏,在护理治疗操作中,如配药加药、注射拔针、处理废弃物等环节,特别容易发生锐器伤,尤其是安瓿伤和针刺伤。这些现象足以证明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当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94.7%的护生在实习中都发生过针刺伤时,确实感到触目惊心,仅在岗前培训时增加了针刺伤防护课程,在随后接收实习护生时,我们将职业防护教育贯穿了临床整个实习全过程,除了介绍相关防护知识外,还要求学生每到一个科室,带教老师都要重点对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强化职业防护教育,结果显示,2008年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两者之间差异显著。表2显示结果表明,护生在进入病房实习的前一个阶段针刺伤发生率高,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针刺伤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原因是:(1)环境陌生,心理紧张,对医院环境内潜在接触危险的物质认识不清;(2)操作技能不熟练,不规范;没有掌握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3)侥幸心理,虽然知道哪些操作易导致锐器损伤,但为了省事而不规范操作,结果发生损伤,轻则划伤皮肤,重则伤口深及肌层,这不仅给实习护生带来痛苦,也给病原体侵入机体创造了机会,如掰安瓿、撬铝盖造成的损伤率最高就是这个原因。左改珍等[4]报道99名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有94人,共发生锐器伤531人次。平均每人5.36次,以安瓿伤和针刺伤为主,好发于实习前期,主要由于工作繁忙和操作不熟练、预防锐器伤的意识淡漠所致,且只有4.04%的护生发生锐器伤后能主动汇报。朱子兴等报道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5]。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岗前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种操作规程,熟练各种操作技能。本调查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各实习医院应需将职业防护纳入临床带教。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能力转化的过程。护生在实习期间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学习知识、熟练操作上,相应地忽视了对医院生物、化学等对身体有害因素的防护。因此,各带教科室不但要加强对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强化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目前,虽然在职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问题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对实习护士等群体的职业防护尚有待加强。因此,为了护理人员自身及患者的健康,减少医源性感染,必须强化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措施[6]。

【参考文献】
  1 李希兰,王云琼,周刚.实习医护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护理学杂志,2005,20(3):67-68.

2 曹俊,杨燕妮,任辉.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58-459.

3 袁丽,蒋红.高职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95.

4 左改珍,陈晓琴.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调查与对策.临床护理杂志,2004,3(3):63-64.

5 朱子兴,郭仙斌.实习护生针刺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临床护理杂志,2006,5(1):2-4.

6 陈巧云.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措施.中国西部科技,2006,28:34.

(本文编辑:杨 熠)


作者单位: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