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1期

1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总结1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说明了心理护理可减轻大咯血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心理护理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及肺实质出血,血液经咳嗽由口腔咳出的症状,咯血是肺科最常见......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总结1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说明了心理护理可减轻大咯血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肺结核;大咯血;心理护理

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及肺实质出血,血液经咳嗽由口腔咳出的症状,咯血是肺科最常见的急症,在我国52%的咯血由肺结核引起占第一位,大咯血是指每次咯血量300 ml或每日咯血量500 ml以上者,大咯血容易引起窒息及低血容量性休克,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患者往往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烦躁,而这些因素又可引起咳血不止,喉肌痉挛诱发窒息,心理护理此时尤为重要。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十堰市西苑医院感染科收治大咯血患者15例,现将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3~60岁,初次咯血11例,反复咯血14例,一次达300 ml以上者12例,咯血量每日达1 000 ml者3例,意识障碍者2例,休克1例,高度精神紧张12例,治疗好转出院14例,死亡1例。

    2  患者心理状态

    2.1  恐惧心理  本组有恐惧心理13例,占86%、害怕咯血是肺结核患者最常见心理障碍,患者不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往往处于应激心理状态,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

    2.2  焦虑  本组有焦虑患者12例,占80%,担心再次咯血,患者求救心切,要求尽快得到治疗,立即止血,如果止血效果不理想,担心预后不良产生心理负担。

    2.3  怀疑心理  本组怀疑患者14例,占93%、由于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复者,自己会翻阅相关书籍,怀疑无法治愈,对医务人员言行表情,举止敏感,会经常对医务人员提出疑问。

    2.4  抑郁心理  本组有抑郁心理的8例占83%,患者住院住院时间长,反复咯血,病情迁延不愈,性格内向者往往唉声叹气不与人交往。

    2.5  悲观心理  本组有悲观心理5例占33%,由于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花费较高,经济负担重。

    3  心理护理措施

    做好心理疏导,沟通建立密切护患关系  大咯血患者往往恐惧出血过多和怕失去生命而不敢咳嗽,一出现咯血就会精神紧张,对疾病恢复非常不利,医护人员应给予良好的语言举止情感来影响患者心理,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大咯血注意事项,要有高度同情心责任感积极满足一些生活要求和心理需要,尽量给其提供方便,使他们感到温暖,通过拉家常减轻患者恐惧心理,转移注意力,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1]。

    制造温馨环境,提倡人文关怀,责任护士在此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责任护士应态度热情仪表端庄,用和蔼的语言介绍环境、设备、规章制度及饮食等。大咯血时应专人护理,安慰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轻轻擦去面部血迹,通过细小动作,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关怀。

    提高患者自我强健能力,宣传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治疗活动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由浅入深使患者乐于接受,大咯血时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必要时做体位引流,大咯血期间应禁食,咯血停止后进温凉的半流质饮食,原则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过大诱发出血[2]。

    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护士及时巡视并和患者做好沟通交流,询问患者有无咯血征兆,如咳嗽喉痒,胸部发热,应记录好咯血时间和次数及量,指导患者将血轻轻咳出,不要咽下或含在口中,更不能做闭气动作,以免诱发窒息,说明窒息比失血对生命更具有威胁性,及早发现窒息先兆,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叶启标,张子彤.现代临床整体序贯急诊救护治疗学.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3,242-247.

2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91-598.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442004 湖北,十堰市西苑医院感染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