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1期

急诊预检分诊的模式及实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急诊预检。模式。实施急诊预检是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预检工作直接关系到急诊服务质量、患者救治效果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诊预检;模式;实施

急诊预检是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预检工作直接关系到急诊服务质量、患者救治效果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1]。而我院又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医院,急诊患者非常多,每天约有800~1 000例患者通过预检护士的分诊到相应的科室就诊,由于目前国内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急诊预检制度,所以每家医院均以自己的模式进行。现将我院的具体实施模式做如下介绍。

    1  急诊预检的概念

    急诊预检是指在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快速予以分类的过程,其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1]。同时,急诊预检也是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2]。

    2  急诊预检的目的及意义

    由于来医院急诊的患者病情各不相同,而她们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又不足,所以对于就诊哪个科室也不知道,此时预检护士便要对每位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按照疾病轻、重、缓、急的不同程度以及内、外、妇等不同科室进行分类,可以减少患者挂错号的现象,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抢救。

    3  预检模式及实施

    3.1  一般急诊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尚无生命危险的患者,如发热、腹痛、骨折、头晕等患者,预检护士则按照“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科,指导患者到相应的科室就诊。

    3.2  危重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心肌梗死、窒息、休克、复合外伤等此类在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患者,预检护士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主要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拍X线片、化验、取药、治疗后付费等优先的原则,同时积极组织相关科室的医生和抢救护士到现场进行抢救,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的生命或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3.3  成批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成批的车祸患者、成批的中毒患者,预检护士在了解病情的同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通知护士长、门诊办公室或医院行政值班以及相关科室的医生,并为每一位患者发放预先编好号码的病历本和牌子,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给予先后就诊,护士长立即进行人员调动,分小组负责相关的患者,责任到每位护士和工勤人员,以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的就诊和治疗,最后再进行患者信息的登记。

    3.4  特殊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抢救车、110或在就诊过程中突发意外等无家属陪伴的患者,预检护士根据病情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并实施相关的治疗措施,随后想方设法联系患者的家属、亲人、单位或居委会。预检护士的高度责任心常常得到患者的家属及社会的好评。

    4  结果

    预检分诊作为急诊工作的第一关,关系到整个急诊科的运行和发展,如何更合理地应用急诊有限的人力资源、空间资源,为患者提供最快捷、最有效的服务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研究的热门课题[3]。而预检护士又是第一个接触患者、第一个了解病情、第一个给予紧急救护的急诊医务人员,所以在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急诊科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岗位,如何更好地实施预检分诊工作也是急诊护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急诊科的预检护士要求5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工作思路清晰、动作敏捷护士担当,预检的正确率非常高,为患者的抢救和就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目前浦东新区急救中心采用了“急救网络系统”,在第一时间为预检护士提供了急救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为医院接收患者做好了人员以及设备的准备,也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

    5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所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的老龄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发达,所以老年人急诊以常见病及车祸等居多,造成急诊流量大大增加,而目前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据国内急诊资料统计分析: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只有20%的患者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急诊患者,而80%的患者是非急诊患者[4],所以要使我们的急诊工作真正做到为急诊患者服务,上级部门必须出台相应的急诊就诊规定,也可以学习国外的5级国际预检系统(5-LNTS),它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最先进的预检系统,是1999年由Wuelz和Eitel提出的。该系统经过许多的试验验证,已经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全国范围内使用。

    实践证明,5级国际预检系统是安全可靠、具有可操作性的[5],只有这样才能让医院的急诊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真正的急诊患者,也能更好地体现急诊医护人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建一,孙红玲,项美华.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概况与进展.护理与康复,2007,6(8):519-520.

2 杨宝燕,王晓燕,徐洁,等.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现状与展望.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47.

3 冯丽洁,杜捷夫.急诊发展是一个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二).中国危重病急救学,2001,8(10):514-516.

4 李春盛,李宁.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运用ABC模式的实践.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59-561.

5 Wuelz RC,Milne LW,Eitel DR,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new five level triage instrument.Acad Emerg Med,2000,7(3):236-242.

(本文编辑:乔 雨)


作者单位: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室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