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6期

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心理治疗。病毒性肝炎。护理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心理治疗;病毒性肝炎;老年人;护理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老年患者也不断地增加。因为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肝脏的再生能力、解毒能力等均明显下降。此外,容易合并感染,若此时患上病毒性肝炎,不但出现症状多,而且疗程长。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

  1 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

  (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因年老体弱、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容易产生依赖心理。(2)子女陪伴少,易产生寂寞孤独及厌世心理,怨恨心理。性格孤僻、自卑。(3)病毒性肝炎本身是一种传染病,害怕传染家人和无人照顾被遗弃的心理。(4)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害怕病情难以好转的恐惧心理。(5)治疗消耗怕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而产生顾虑、抑郁心理。

  2 心理护理措施

  2.1 询问病史 尽量让患者自述病情,以便了解患者的心理矛盾,同时了解心理与疾病的有关情况,了解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患者接触社会等有关信息,以便诊断病情。

  2.2 自身因素

  2.2.1 患者的护理需求 人们患病时,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走进陌生的医院,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患者。住院后,患者非常关注自己的诊治医生、责任护士、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希望尽快进行检查治疗,并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知道治疗疾病所需的总费用;希望亲人的陪护及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希望护士的技术娴熟;希望住院的环境安全舒适等。

  2.2.2 患者的心理需求 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2.2.3 焦虑恐惧心理 害怕疾病不能治愈,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很大。这时,护理人员应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

  2.2.4 孤独心理 人们患病后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及医护人员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没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这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白亲情对疾病治疗有医药无法替代的作用,让他们友善地对待患者,亲近患者,与患者一起战胜病魔。

  2.2.5 自我概念 对个人的心理及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包括身体自我、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和自尊四个方面。大部分患者因患病导致自我概念降低。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热情与患者交流,帮助正确认识疾病,接受现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认识到虽然自己患病但同样是家人和社会需要的人。

  3 小结

  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是十分脆弱的,需要得到人们的关心,通过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其配合工作的主动性;有利于其治疗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其家庭成员的团结性;有利于融入社会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不仅要注意观察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还应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更有效的心里护理,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文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214001 江苏,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作者: 郭华英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