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6期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消毒剂、麻醉药的接触、血液体液的污染、其他仪器设备的危害、因工作习惯造成的伤害、保护意识淡漠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毒害大的化学制剂的使用、规范手术室内的各项防范用品的使用、减少不良习惯的养成、注重仪器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消毒剂、麻醉药的接触、血液体液的污染、其他仪器设备的危害、因工作习惯造成的伤害、保护意识淡漠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可采取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毒害大的化学制剂的使用、规范手术室内的各项防范用品的使用、减少不良习惯的养成、注重仪器设备的保养、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全社会对护士的关爱。

【关键词】  手术室;职业危害;职业防护

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手术室护士与其他科室护士既有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那么手术室护士需要哪些职业防护呢?在此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

  1 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

  职业危害又称为职业暴露,有学者提出,暴露是指一种及一种以上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子与人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触。

  1.1 消毒剂、麻醉药的接触 由于手术室工作中消毒隔离非常重要。因此护士每日必须与大量化学消毒剂打交道,而这些消毒剂不论是挥发到空气中还是与皮肤黏膜的接触,都可以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如戊二醛、甲醛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麻醉剂的伤害相对就较易被忽视。麻醉药的挥发也可造成人体的损伤,如安氟醚长期吸入可造成肝脏损害。

  1.2 血液体液的污染 手术室的工作性质使得手术室的护士过多地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我院是一所传染病医院,手术患者中存在较多的传染病患者,如肝炎、结核、艾滋等。手术中又存在较多的利器、锐器,手术节奏快,护士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刺伤,进而被感染。而手部有微小破损的护士又不可能因此请假,致使下次工作时加重感染的风险。

  1.3 其他仪器设备的危害 众所周知,手术室较其他科室的设备仪器多许多。如:电钻、电刀、X线、腔镜等。这些设备在极大提高手术水平的同时,也为手术室的护士带来了安全隐患,如电损失、噪音、辐射等。小量多次接触射线可因蓄积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浑浊,甚至诱发肿瘤

  1.4 因工作习惯带来的疾病 手术室一些特有的工作习惯往往也能引起相关疾病,如长时间站立致使下肢静脉曲张;长时间低头工作致使颈椎病;由于手术工作时间不固定,不能按时就餐致使胃炎、胃溃疡等;需配合不同科室不同医生的工作习惯,手术节奏快,使精神高度紧张,长此以往,致使工作压力大,神经衰弱等;巡回护士须来回搬运患者,易造成意外扭伤等。

  1.5 保护意识淡漠 在诸多损害手术室护士的危害因素中,有一条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的淡漠。护士的日常工作时,多数被强调的是患者的安全,所以目前护士都有比较强的保护患者的意识。但由于多种原因,如缺编、工作强度大、平日工作中强调的少等都使得许多护士忽视了自身的安全防护。发生意外碰伤,刺伤等屡见不鲜。发生意外伤后的处理,上报,跟踪也多不及时。大多数护士对传染患者有防范意识,但对情况不明的患者往往缺乏防范意识。

  2 针对危险因素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2.1 尽可能减少毒害大的化学制剂的使用 目前许多消毒剂已经向低毒性、无毒性发展。手术室消毒剂的使用应尽可能以新型低毒、无毒的消毒剂取代老式的消毒剂。如老式的甲醛熏箱正逐步被新型消毒柜所取代。规范麻醉药品的使用方法,减少麻药的外泄。配置消毒液应了解其理化性质,戴口罩及手套,定时通风,积极做好防范措施。

  2.2 规范手术室内的各项防范用品的使用 手术室里有许多保护护士的用品,如手套、隔离服、护目镜等。将一次性手套多处放置,在可预见于患者体液、血液接触时候及时取用,以保护护士。正确地使用利器盒,安取刀、针等使用针持,用过的注射器不回套等。如果能正确地使用保护性用品,同时,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严格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熟悉各种手术的步骤及手术医生的习惯,配合手术时候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就能减少或避免利器损伤及血液污染的发生。

  2.3 减少不良习惯的养成 合理地排班,尽量避免长时间工作。分专科小组,固定专业,以减少护士须配合不同医生手术所带来的压力。指导护士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如搬抬重物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两脚向前后或左右分开,以扩大支撑面。髋膝下蹲,腰背伸直,主要用股四头肌力量,用力抬起重物再行走。

  2.4 注重仪器设备的保养 平日的保养可减少仪器出现意外,在良好运营状态的仪器可以减少电损伤、辐射等伤害。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仪器。如老化的设备,一次性物品的反复使用。因为它可能对医护及患者双方面造成伤害。同时,孕期护士应避免安排参加造影,透视等含有放射线的工作。

  2.5 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平日学习内容增加关于乙肝丙肝、HIV、结核等传染病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如何采取防护措施。重视洗手环节。如手破损应用防水敷料包扎并戴手套。防止开放性伤口被患者血液污染。护士应掌握锐器损伤后的处理程序。同时注重上报,以得到及时的监测与治疗。我们必须使每一位护士、护生都建立起“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潜在感染”的观念。只有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护士。

  2.6 加强全社会对护士的关爱 每位护士在承担好一个医务工作者这个角色同时还承担着诸多的社会角色。如母亲、妻子、女儿等。这许多的工作及生活压力常常使得护士姐妹身心疲惫。只有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支持,才能保证护士的健康。只有健康的护士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从而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文编辑:李晓言)


作者单位:442004 湖北,十堰市西苑医院手术室

作者: 方凤玲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