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7期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运动功能要求较高。全膝人工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膝关节疼痛或强直,活动严重受限,伴或不伴明显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运动功能要求较高。全膝人工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膝关节疼痛或强直,活动严重受限,伴或不伴明显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该手术主要适用于60~75岁的老年患者,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62~78岁,其中3例伴有明显畸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膝关节置换者年龄较大,承受较长时间病痛折磨,心理承受能力低下,担心手术意外,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反复耐心地对患者讲解全膝置换术的可靠信息,介绍手术成功病例,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树立信心,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 饮食调护 合理安排饮食,改善营养状况,充分补充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等易消化的饮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组织承受能力。对于肥胖患者,术中容易导致出血增加,术后关节磨损等现象出现,所以让体重在术前尽可能减轻,可减少对新关节的负担。

  2.1.3 术前准备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常伴呼吸循环疾患,协助患者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做好交叉配血,手术区皮肤严格按照骨科常规备皮,避免损伤,保持完整性。

  2.1.4 术前适应性训练 为确保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术前为患者制订功能训练的程序和具体方法,增强骨骼肌力量,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及静脉血栓形成。第一步做踝关节上下和旋转运动,第二步指导患者平伸做股四头肌的等张等长收缩运动,第三步嘱患者抬起一侧下肢离床面15 cm,持续10 s再换另一侧。简单有效的训练,可以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为术后关节的恢复起一定的作用。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管理 术后给予平卧位,保持膝关节悬空并置于过伸应力位,足跟垫枕,下肢进行弹力绷带外固定,同时观察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温度及感觉的情况。

  2.2.2 伤口引流 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注意保持有效负压,避免回流,防止引流管扭曲。观察引流的量、颜色,做好记录,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2.2.3 下肢深静脉血栓 术后应积极预防。抬高患肢,保持有效引流,减少局部的压迫,进行踝关节主动伸屈,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每日数次,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

  2.2.4 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护理。肌肉收缩可以促进肢体静脉及淋巴血液回流,减少关节内与关节外肌肉的黏连,挛缩消除肿胀有利于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术后第1天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平卧下肢伸直每次保持10 s后放松,10次/组,10~15组/d。第2天在床上进行Continues Passive Motion(CPM)下肢被动练习,2次/d,每次30 min。从30°开始,平均1~2天增加10°,速度由慢到快。每天的活动度数根据患者能够耐受疼痛的极限度数为准,循序渐进以达到最佳效果,屈曲度达到120°即可停止。第3天进行双下肢抬高练习,仰卧,双手支持床面,伸直膝关节,将肢体离开床面,双下肢交替进行,增加腿部力量,为下地做准备。术后1周,指导患者在床边进行膝关节伸屈练习,术后两周在步行器辅助下进行行走练习。重心放在健侧站立10 s,再将重心移到患侧站立10 s,休息片刻,主动屈曲膝关节并带动小腿步行10步左右。

  3 体会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科学性较强的技术操作,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解除了患者膝关节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使其达到了生活自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本文编辑:丁 平)


作者单位: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 陈颖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