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7期

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探讨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技术、服务的竞争。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队伍,我们要紧紧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去组建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和巩固市场份额[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探讨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技术、服务的竞争。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队伍,我们要紧紧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去组建医疗服务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和巩固市场份额[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1患者的护理需求

  人们患病时,从自己熟悉的社会环境走进陌生的医院,从家庭社会的多种角色变为患者。住院后,患者非常关注自己的诊治医生、责任护士、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希望尽快进行检查治疗并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知道治疗疾病所需的总费用;希望亲人的陪护及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希望护士的技术娴熟;希望住院的环境安全、舒适等。

  2患者的心理需求

  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3],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2.1焦虑、恐惧心理害怕疾病不能治愈,经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有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很大。这时,他们希望医务人员多关心他们,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

  2.2孤独心理人们患病后进入医院这个新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及医护人员对他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没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

  3 满足患者的需求

  3.1营造人性化的环境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一切本着方便患者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

  3.2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 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患者。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患者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患者。

  4存在的问题

  4.1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着护士缺编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护理人员紧缺、护理任务繁重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这一矛盾日趋突出,日常的护理工作几乎占据了整个工作时间,与患者沟通的时间微乎其微,加之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护士缺乏耐心,情绪不好,这与人性化护理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4.2对护理内涵理解不全面长期以来,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受计划经济和“特殊行业”的影响,形成了“患者来医院是看病的,医院对患者只管看病”的观念,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

  5对策

  5.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了使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须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尽量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梯队。为了减少护士人才的流失,医院也要重视护理人才的使用,完善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4]。

  5.2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我们新老护士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补充新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护理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身心的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健康。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护理人员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指导下,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角度,才能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学习,长期的积累,从个人到整体,从被动到主动,从点到面,从表面到深层。作为每个医务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己人文修养的同时,使人文理念真正扎根在医务人员的内心深处,贯穿于为患者服务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叶志弘.以人为本提供超期望服务.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15.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戴晓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9-110.

  4谢屹红.护士排班方式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64.

  

作者: 卫红,林道娣作者单位:200072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口腔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