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9期

高原地区2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颌面间隙感染又名颌面蜂窝组织炎,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病,起病急,进展快,通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大多数能得以治愈,无任何后遗症,但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可引起张口受限,吞咽、进食困难,侵入喉头及咽旁导致呼吸困难。其中牙源性最为常见,占口腔颌面部感染68%,如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原地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

  颌面间隙感染又名颌面蜂窝组织炎,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病,起病急,进展快,通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大多数能得以治愈,无任何后遗症,但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可引起张口受限,吞咽、进食困难,侵入喉头及咽旁导致呼吸困难。其中牙源性最为常见,占口腔颌面部感染68%,如病灶牙、牙周炎等;腺源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本院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600m,从2010年8月—2011年4月收治的28例颌面部间隙感染,其中1例因炎症弥漫扩散引起严重的颅内感染和中毒性休克,经过及时治疗与护理,病人康复出院,在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6岁。其中颌下间隙感染12例,颊面多间隙感染8例,舌下间隙感染4例,口底牙槽间隙感染4例。住院时间最长35天,最短7天。

  1.2 治疗经过

  间隙感染的治疗原则为一定时机的脓肿切开引流和抗菌消炎治疗。28例患者中20例行切开引流术,8例入院时行急诊手术。通过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采用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液以补充血浆蛋白,大剂量丙球静脉点滴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减轻中毒症状,减少活动补充营养;局部手术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并用药液冲洗脓腔以控制细菌生长;对于舌下间隙感染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患者,先行气管切开,再做脓肿切开,使病人转危为安。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使28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观察患者基本病情变化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含量只有内地的60%(夏季)。病程较内地长,病情发展快不易控制。症状轻者,全身症状多不明显,症状重者,多数表现为周身疲倦不适,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增快,头痛,食欲不振,区域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应仔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评估患者神志、瞳孔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并观察炎症是否出现侵及口底、咽旁,舌下及口底多间隙,有无口底、咽旁、喉头水肿,水肿压迫气管使咽腔缩小或舌体抬高并形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正确地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有效的配合抢救及治疗工作。

  2.2 观察脓肿是否形成

  根据面部肿胀时间判断脓肿形成,一般从发病起5~7天即可形成脓肿;根据临床表现当皮肤肿胀的表面由暗红转向黯黑而腐败坏死,有特殊臭味的稀薄液体伴皮下捻发音者提示厌氧菌感染。若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炎性肿胀明显,皮肤表面紧张、发红、光亮,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是脓肿形成的表现。应及时切开引流,诊断和及时的治疗使之病程短,疗效较好;翼颌间隙、颞下间隙等较深在的间隙感染的诊断,则要认真分析,不仅要依靠B超、CT等实验室和器械检查,还不能忽视局部穿刺这一重要手段。

  2.3 观察患者是否有张口受限

  若炎症累及颞间隙、颞下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等时常导致咀嚼肌群受累,本组有18例并发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导致进食困难,语言障碍。经治疗炎症消退后此症状相应好转。

  2.4 观察尿量

  由于高热、疼痛、机体消耗能量较大,局部渗液以致体液的丢失。观察尿量还可以了解药物及细菌内毒素的排泄情况。如果24h尿量少于500ml,应加快输液速度补足体液量;如果2h尿量多于2500ml,就减慢补液速度,同时抽血查肝肾功能,尽量维持代谢平衡,并注意血常规、血小板的变化,以防药物或细菌内毒素引起血象改变。

  2.5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对疾病有恐惧感,特别是年幼患者对自己不能正常参加学习,心理负担重,有的家属接到病危通知时心情紧张,并为治疗效果而担忧,护理人员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亲近和关心病人,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有所了解,对治疗有信心;以娴熟的技术操作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克服张口困难,多进营养丰富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了减少感染,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对家属的过分担忧给予安慰,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2.6 做好口腔护理

  颌面部感染且持续高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仅咀嚼吞咽困难,而且张口受限,味觉改变,影响食欲和进食[1]。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或减轻患者痛苦、促进食欲、提高机体耐受力,在此护理人员又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每日口腔护理2次,观察口腔内黏膜有白色假膜形成,可能并发霉菌感染,可用1.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进食后漱口以控制真菌感染。注意溃疡面、脓肿引流渗出情况,发现敷料潮湿及时更换,并按常规进行换药,执行无菌技术,口唇干燥,结痂,疼痛不能张口时涂以抗生素眼膏。

  3 小结

  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由致病力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当感染发生后,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保护病员的健康和生命都是十分重要的,在28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中,医、护、患的默契配合,护理人员严密的临床观察,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恰到好处的基础护理,包括口腔护理、高热护理和饮食指导,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锡泽,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57-160.

  

作者: 周明慈作者单位:860000 西藏拉萨,西藏军区总医院口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