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14期

安全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安全留置针在手术室中对护士保护和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手术室使用留置针病例6429例,分别统计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与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操作者针刺伤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静脉安全留置针组护士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P0。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普通静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安全留置针在手术室中对护士保护和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手术室使用留置针病例6429例,分别统计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与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操作者针刺伤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静脉安全留置针组护士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结论 手术室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可起到预防针刺伤的作用,对操作者具有良好的保护,并减少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和反复穿刺对病人带来的痛苦。

【关键词】  手术室;安全留置针;针刺伤;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穿刺是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给药和按需要采血,是保证手术顺利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它可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刺伤及其有关的侵害现已成为医护人员的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安全问题。有数据显示,与血液有关的医疗事故当中有85%就是与针刺伤有关而感染上致命的疾病。主要的危险疾病为乙/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1]。为了尽可能减少职业损伤,本科于2008年6月开始在手术室使用安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为了检验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对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留置针中出现意外刺伤、穿刺成功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9月使用留置针6429例,其中男3273例,女3156例;年龄4~99岁,平均(39.6±7.4)岁;择期手术5360例,急诊1069例。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4173例次,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2256例次。两组年龄、性别、病情、血管情况、输液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操作者均为熟练掌握静脉针刺5年以上的护士。

  1.2 方法

  1.2.1 选择静脉留置针

  普通静脉留置针选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普通静脉留置针,静脉安全留置针组选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静脉安全留置针。两组均根据年龄、血管情况及病情选用18G留置针。

  1.2.2 选择静脉

  两组小儿均选用头皮静脉,成人均选用手背静脉、上肢前臂尺桡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及足背静脉[2]。

  1.2.3 穿刺

  两组均按常规消毒[3],调整穿刺角度大约30°~45°进行穿刺,见到回血后减低穿刺角度大约10°与皮肤平行,推进留置针入血管5mm后,将留置针套管继续推进,并将钢针回撤[4],移出钢针前轻压套管顶端处的静脉,以防血液溢出,直接将钢针向后拉。当听到“咔嚓”声响时,静脉安全留置针的针尖就会被安全装置自动锁住,这时将钢针放入锐器回收器。连接输液管,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并固定。

  1.3 观察项目

  两组对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和血液污染情况,一次性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留置针发生针刺情况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见表1。表1 两组留置针发生针刺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静脉安全留置针为能提供安全的输液器具

  本研究结果提示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后避免了护士刺伤,而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刺伤率为3.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见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增加了护士的职业安全性,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4,5],其机制为:(1)普通静脉留置针其套管内的针芯或钢针的尖端锋利,无特殊保护装置,护士操作过程中易被刺伤,而静脉安全留置针内的针芯带金属保险夹可避免外露刺伤操作者。(2)静脉安全留置针的斜面设计为后部磨切,减小穿刺阻力,使进针容易。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对病人带来的痛苦。

  3.2 静脉安全留置针易致针芯撤出失败

  在静脉安全留置针组中,出现了1例针芯撤出失败,安全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相比,在抽出针芯时更容易将套管一同拔出而导致操作失败和材料浪费。这也许与二者不同设计有关。因针芯较长,为了避免导管与针芯粘连导致针芯撤出时将导管一同拔出,要求穿刺前向右旋转针芯,但实际操作中,因旋转会增加等待时间,容易发生旋转失误,因此在撤针芯时如不小心,就有可能将导管拔出。由于本研究中那例昏迷躁动的复合性外伤患者,在患者抽动的穿刺肢体被控制住后,针芯顺利拔出。笔者认为只要注意对昏迷躁动等病情患者的技术操作,针芯撤出失败是可以避免的。同时建议厂家改善相应的设计。

  3.3 本研究结果提示

  虽然使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增加了一定的医疗成本,但其减少甚至避免了因操作者刺伤而带来的相应医疗费用和其他支出,这远超过增加的医疗成本。据统计,美国治疗1例针刺伤的费用为405~1200美元,还不包括受害人及家属的精神创伤、丧失劳动能力及个人生活方式改变所需要的费用,亦不含相关的医疗、法律、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费用[6]。在中国,随着患者对医务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HIV、肝炎等血液传播疾病的高速增长,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安全留置针减少对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为手术病人抢救,用药及补液提供了快捷通道,同时也对降低针刺伤发生率和减少医务人员感染起到了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昌凤,张玉梅.安全留置针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22.

  2 杨淑英,胡春华.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青岛医药卫生,2007,19(2):142.

  3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70-272.

  4 刘慧玲,普鲁卡因涂抹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5,20(15):45.

  5 古满平,赵庆华.2018例安全留置针应用的临床评价.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18-2419.

  6 谢婉花,周军,王玲,等.247名儿科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研究与对策.现代医院, 2005, 5(7):100-101.

  

作者: 杨 霞,李 敬,袁缨琦,李 莉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