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19期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女性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均达到临床愈合。股骨颈骨折。护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女性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均达到临床愈合。

【关键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完善,使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进入老年化社会,而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髋关节周围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即使轻微创伤都可引起骨折,因此股骨颈骨折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加上老年患者全身系统生理功能老化,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从而加重护理的难度。所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尤重要,现将护理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5例,男13例,女32例;年龄58~86岁,平均72.3岁,其中头下型骨折10例,经颈型31例,基底型4例,住院时间7~22天,平均10.2天。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伤前多能生活自理,突然发生的骨折使之卧床不起,带来很大精神压力,同时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依赖性加强,加之疼痛不敢活动需要他人照顾,使患者自信心减弱、思维幼稚、倒退[1]。针对病人的这些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安慰,使病人尽快熟悉病区环境、生活、责任医生及护士。尽量尊重他们并保留其生活和饮食习惯,帮助解决日常所需,通过积极与病人交谈,介绍有关手术方面的知识及成功治愈的病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消除紧张、顾虑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各项护理工作。

  2.2 术前评估与治疗

  入院后要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观察原有疾病情况,完善各种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有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受伤刺激,手术后创伤可能诱发加重原发病导致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应激性溃疡等意外情况,若术后出现头痛、头晕、腹部不适、呕血等,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3 饮食与生活习惯指导

  老年病人常因牙齿松动咀嚼困难,加之胃肠道功能减退而导致营养状况较差,应适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对胃纳差进食少的患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对有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者,术前给予纠正。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症,应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海带并注意补充鱼虾类、蛋类、黑木耳、芝麻等含维生素D的食品,以利于骨组织的形成,多种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果胶成分高的食物,如水果、蜂蜜等,保持营养丰富,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及大便通畅。

  2.4 牵引护理

  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效。防止牵引针孔感染,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精滴孔2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 行皮牵引的应随时注意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定期检查胶布边沿皮肤有无发红或破溃。密切观察伤肢末梢皮肤有无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2.5 术前康复训练

  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2.5.1 体位指导

  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应采取正确的体位。可平卧或半卧位,但患髋屈曲<45°,不侧卧,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两腿间放置外展架或厚枕,必要时穿防旋鞋。

  2.5.2 训练引体向上运动

  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上臂放于床上撑起,使身体整个抬高,臀部离床,停顿5~10s后放下。

  2.5.3 训练床上排便

  目的是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注意放置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高度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给女患者可使用特制的女式尿壶以避免过多使用便盆,增加髋部运动。

  2.5.4 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

  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等张收缩训练: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5~10s后放松。

  2.5.5 关节活动训练

  指导其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患肢屈膝屈髋时,髋关节屈曲度<45°,并避免患髋内收、内旋。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

  全麻患者,常规术后禁食、禁饮、去枕平卧6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及患肢血运、动度等情况,术后1~2天内每1~2h测1次P、R、BP、SpO2,若发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或心前区不适,则及时报告医生,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每小时监测尿量1次;测量体温一般每4h测1次,高热患者(体温>38.5℃)可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密切观察和掌握输液速度,防止出现急性心衰或肺水肿。观察患肢切口渗血情况,预防切口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体温是否升高。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

  3.2 体位与制动

  保持正确的体位,做到“三防”:一防: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二防:防内旋,术后穿“丁字鞋”,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三防: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健侧肢体近患肢而过度内收。目的:防人工假体脱位。

  3.3 疼痛的观察及处理

  术后24h内,患者疼痛较剧,而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我们及时采用药物止痛措施,防止引起并存病的加重,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胸闷、气促等。强调注意药量不可过大。术后3天内,伤肢敷料包扎处放置沙袋以起压迫止血作用,同时予冰袋冰敷,抬高患肢,利于静脉血回流,避免患肢肿胀而致胀痛。另外,结合体温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感染情况。在行早期功能锻炼前,应用止痛药,也可减轻活动引起的疼痛。

  3.4 创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该手术予创腔持续负压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吸出渗出液,以利软组织对假体进行包裹,避免创口内积血而致感染及术后血肿形成。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若引流量多且鲜红,则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引流管应保持负压状态,引流瓶位置应低于患肢。在倾倒引流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逆行感染。如发现引流物流出不畅,应立即检查是否有血块堵塞或管道受压扭曲,及时排除故障。 一般术后72h或引流量小于50ml/d,即可拔除引流管。

  3.5 术后饮食

  病人术后6h可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3天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软食为主,如:菜粥、蒸蛋、面条、新鲜水果汁等,避免油腻、产气等食物,如:鸡汤、牛奶、豆奶粉、甜点心等。嘱病人摄取充足的水分1000~2000ml/d,预防便秘。

  3.6 预防并发症

  3.6.1 压疮

  长期卧床容易使尾骶部、足跟、肩胛部、枕后部等骨突部位产生褥疮,因此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褥清洁、平整、干燥,每隔1~2h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可用50%酒精按摩骨突处。给予臀部垫气圈,其次应加强营养。

  3.6.2 肺部感染

  全麻清醒后应积极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以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定时翻身、叩背,必要时做雾化吸入,使呼吸道分泌物稀释而易于排出。

  3.6.3 泌尿系感染

  患者全麻术后予留置尿管,予观察尿液的量、色、性质。鼓励病人多饮水,予呋喃西林会阴冲洗1次/d,及膀胱冲洗1~2次/d。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引流袋位置应低于患者耻骨联合,以防止逆行感染。应每日更换尿袋。尿管拔除后,病人在每次小便后,应予温水擦洗会阴部,以防发生尿路感染。

  3.6.4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与病人伤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粘度增高有关。下肢使用长筒弹力袜,抬高床脚,观察皮温、颜色、肢体肿胀程度,鼓励病人早期积极离床活动,以及肌肉关节主动活动、肌肉按摩、关节被动屈伸和翻身等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2]。

  3.6.5 髋关节脱位

  护士正确指导搬运、动作协调、患者平卧床上,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穿“丁字鞋”固定,两腿间置软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术后放置便盆时,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防止外旋和内收动作。

  4 康复功能

  训练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手术当天避免过多活动,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注意合适体位,防假体脱位及伤口出血。术后第1天,因术后疼痛或畏痛,多数患者对患肢活动有恐惧感,在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止痛后,可帮助其被动活动,如腿部肌肉的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等,1~2次/h。一般术后第1~2天做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收缩股四头肌、臀肌等,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防止肌肉萎缩。检查病人股四头肌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让病人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感觉到髌骨向上方随肌肉收缩而移动,也可以用手推动髌骨,如推不动,说明收缩股四头肌方法正确。鼓励患者自动活动双上肢,握拳、屈伸肘腕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肩关节等活动,保持上肢肌力,同时有助于保持呼吸功能正常。术后第3天开始用下肢关节康复机(CPM)进行功能锻炼。方法:将肢体放在CPM机上,足和足跟固定,胫骨近端用固定带固定,以控制小腿旋转,下肢轻度外展(20°~30°)。初始48h内做0°~40°运动,以后逐渐增加,每次活动1~2h,如有肢体明显肿胀或其他不适,可减少运动范围或维持原状;如症状加重,则暂停。一般每天训练2~3次。术后第3~5天,病人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5~10s再放下,如此反复。允许病人翻身,翻身时两腿之间放一软枕,患肢不可向上。根据病情在医生同意后可下床活动,护士必须在旁指导,由健肢先下床,上床时则患肢先上床,注意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下床后指导患者做髋关节屈伸、外展动作。

  5 出院指导

  加强随访,指导患者院外继续行功能锻炼,遵循“三不”原则[3]:不要跷二郎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盘腿而坐。术后1周在适应下床站立练习后6周内不能负重,3个月后弃拐行走,术后2周拆线。出院后定期复查,如有髋部疼痛,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曹云美,唐守真,管长娥.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9(8):628.

  2 孙立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0):806-808.

  3 李连红.临床骨科护理细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8.

  

作者: 陈 曲,陈雍华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