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1期

实施急救模拟演练--加强急救环节护理风险管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方法2010年5月-2011年11月,根据病人常见的病情变化特点,预设模拟病例,对24名两年资一下的护士进行急救模拟演练,训练护士在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流程,观察模拟演练前后护士的应急能力。结果通过演练,护士掌握临床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程序,熟练各种抢救一起的使用方法,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索快速提高新护士抢救配合能力的方法。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1月,根据病人常见的病情变化特点,预设模拟病例,对24名两年资一下的护士进行急救模拟演练,训练护士在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流程,观察模拟演练前后护士的应急能力。结果 通过演练,护士掌握临床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程序,熟练各种抢救一起的使用方法,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抢救配合能力。结论 临床急救技术模拟演练可帮助训练护士的综合应急能力。

【关键词】  急救;模拟演练;护理;风险管理

  笔者所在心血管内科,床位72张,设有CCU病房,护理人员34人,病人收治量大,危重病人比重大,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一方面是收治量大,急、危、重病人多,且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专科监护、治疗仪器多;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系统危重病人发病率增加[1],风险增大,对护理要求提高,护理工作量逐渐增大。军队整编对护理队伍冲击较大,人员思想浮动,过快的人员更新,使得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下降,尤其遇到抢救病人时紧张、慌乱,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救护。医疗护理行为本身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具有高风险性,也是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的隐患[2]。因此,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教育护士认识到在高风险医疗护理行为中具有承担高风险的义务,强化风险意识,更重要的要加强业务训练,提高救护技术,将高风险因素降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4名两年资一下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30岁,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21名,护师5名,护士19名。

  1.2 方法

  1.2.1 演练方法

  模拟演练重点为急救技术水平、计划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现场反应等综合素质。模拟病房急救现场,由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扮演患者、家属及医生进行下达医嘱或提出要求,护士对急救过程进行组织实施,并书写整个抢救过程的特护记录单。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心电除颤等。邀请片区1名总护士长、6名护士长按照抢救预案、单向操作流程、抢救配合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分,演练结束由考评人员及患者扮演者现场评价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1.2.2 存在问题分析

  (1)新护士应急反应处置能力较欠缺:在演练中,暴露出大部分护士存在行动犹豫,动作迟缓,对病情判断不细致,处置不果断等不足。(2)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在平时的理论考试与提问时,护士对抢救制度及注意事项对答如流,而在考核中,大部分护士会说不会做,不会合理安排错做顺序,仅有3名护士能顺利完成抢救操作。(3)计划与组织协调有待提高:在复苏抢救中,大部分护士忘记清理现场,在不符合标准的条件进行急救,患者“死亡”后,也未能及时安慰家属,操作不熟练,抢救流程安排不合理,医护配合不协调,延误抢救时间。(4)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护士忙于抢救,忽略了抢救时必要地记录,记录不全面,给抢救后整理特护记录的准确性带来困难,暴露出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1.2.3 制定整改措施

  1.2.3.1 改进演练方案,强化急救模拟演练

  组织开会讨论分析,平时单项考核较优秀的护士在众多项目的操作中纷纷落马,凸显其综合抢救能力和素质比较薄弱,暴露出传统的培训与考核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需要。因此,如何缩短培训周期、快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护理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有必要针对薄弱环节强化专业培训。因此决定将急救模拟演练考核作为科室月操作考核的重要项目,持续进行。

  1.2.3.2 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贴近临床设计演练主题,营造紧张的氛围、复杂的状况,要求护士分秒必争、不失时机地采取“稳、准、快”的急救手段进行抢救,强调遇事冷静、考虑周到、圆满处理突发事件。每次演练都对预案进行讨论修订,不断完善。

  1.2.3.3 进一步规范抢救管理

  针对演练中急救物品、器械使用不顺手、不完备的情况,对急救车物品、急救仪器重新规范,重新定位,严格做到四定管理。

  1.2.3.4 注重强化护士法律意识

  组织专题授课,每月质量讲评,学习医疗护理纠纷案例,学习院内外差错案例,分析急救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不断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2 结果

  急救模拟演练前24名护士综合最高分78.3分,最低分62.5分,平均70.0分,单项操作完成成绩,心电除颤11名不达标,吸氧1名不达标,心肺复苏4名不达标,心电监护2名不达标。通过1年多的强化训练,护士综合急救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整体平均成绩为86.9分,个人最高分96.5分,最低分为83.2分。

  3 讨论

  3.1 模拟演练是提升护士综合素质的快捷有效途径

  临床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能力强的护士,可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因临床抢救时面临的不只是某项操作技术,而是受到环境因素、认为因素、时间因素干扰下的综合性操作。新护士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参与抢救少,处理经验不足,往往难以从容应对。应急预案流程设计从临床应用实践出发,通过观察护士在应急环境下的问题观察、信息收集、综合分析判断、求援、实施干预过程的处理能力,综合考核护士的应变能力、施救能力、沟通协调和问题处理能力[3]。通过针对性的情景模拟演练,启发护士的思维空间,从而对传统的理论及单项操作培训考核进行全面的改进,为临床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一个快捷有效地途径,增加临床经验,缩短培训周期。

  3.2 开展模拟演练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传统教学及培训考核相比而言,开展护理急救模拟演练及考核,需要投入更对的时间与精力,要求组织者及考评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知识及熟练操作技能,并要有很强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等能力,因此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考核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改进,对管理者本身也是一种磨炼与促进。

【参考文献】
    1 席淑华,王雅芳,周立,等.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54.

  2 杨青,邓懿文,韦风媛.谈谈零度宽容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22(6):41-42.

  3 吴素清,黄荔红,喻荔林,等.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处理情景模拟演练的设计与效果评价.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7):10-12.

  

作者: 杨红宁,张海英,向 岚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兰州,兰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