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4期

胸腔穿刺术致胸膜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胸腔穿刺术。预防。护理胸腔穿刺是一种常用的诊疗技术,常用于检查胸膜腔积液的性质,抽液、抽气减轻压迫症状及胸腔内给药,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胸腔穿刺导致的胸膜反应是指因诊断或治疗胸膜疾病患者在麻醉或穿刺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虚脱甚至休克等一系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胸腔穿刺术;胸膜反应;预防;护理

  胸腔穿刺是一种常用的诊疗技术,常用于检查胸膜腔积液的性质,抽液、抽气减轻压迫症状及胸腔内给药,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胸腔穿刺导致的胸膜反应是指因诊断或治疗胸膜疾病患者在麻醉或穿刺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虚脱甚至休克等一系列反应。

  1 胸膜过敏反应的原因

  胸膜过敏反应是胸腔穿刺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高度紧张、恐惧、注意力过分集中所致。患者心理准备不充分,对穿刺过程不了解,约10%的患者对长达10cm的穿刺针感到害怕,对抽出的胸腔积液感到恐惧和不安,这种过度的紧张、恐惧情绪,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胸腔积液的压迫使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尤其在空腹饥饿的状态,或者是劳累、睡眠不足感到疲倦时,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发生晕针。 进行胸腔穿刺术时,为了便于操作,患者需保持腰背、骶尾部保持同一水平的端坐位,持续时间需30min,定位不准时所需时间更长,患者容易疲劳,出现体力不支:取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累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因而影响脑部供血,使晕针发生率增加。注射局部麻醉药时,对局部皮肤刺激产生的疼痛,尤其是麻醉深浅度掌握不够时,穿透胸壁所产生的强烈刺激和疼痛,使患者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晕针。胸腔穿刺时,患者需裸露背部,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寒冷的刺激使患者的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压下降,加重紧张情绪,从而导致晕针的发生。老年人因生理因素机体对各种反应、反射降低,痛阈相对降低,因而晕针发生率低。结核性胸膜炎发病年龄在16~30岁之间,青壮年的痛阈较高,因而晕针发生率相对较高。女性略低于男性患者。

  2 预防护理措施

  2.1 胸腔穿刺术前的预防和护理

  对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情绪,熟知手术操作过程,主动进行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促进疾病的康复,使手术达到最佳状态,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陪伴者可在患者旁边扶持帮助固定体位,减少体力消耗,给患者以心理安慰。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尽可能身心轻松,减轻疼痛与不适;或者播放音乐等以分散病人注意力。 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等基本情况,操作前鼓励其进食,避免饥饿和劳累,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 详细向患者介绍胸腔穿刺术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对操作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减轻病人的思想包袱和恐惧心理。 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避免寒冷、吵闹等不良环境的刺激,女患者要用屏风遮挡。 做好术前期的准备工作,药物和胸穿包等用物要准备齐全,避免因准备不足延长操作时间。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前扫描间空气严格消毒,紫外线灯照射1~2h,避免胸腔感染。

  2.2 胸腔穿刺时的预防和护理

  教会病人体位配合、深呼吸训练的方法,穿刺过程中不要剧烈咳嗽。 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前臂自然交叉 平置于椅背上缘, 头伏于前臂,并在胸前和手臂下放软枕,使其舒适放松。病重者可取半卧位,将患侧手臂上举,枕于头下以扩大肋间的距离。操作过程中,根据定位点准确无误的做好皮肤消毒工作,及时传递医院所需要的药物和用物,并协助做好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工作。 鼓励患者深呼吸,严密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面色、神志以及有无剧烈的咳嗽等情况,及时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发现异常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2.3 胸腔穿刺术后的预防和护理

  穿刺完毕 帮 助患者俯卧于病床,嘱其卧床休息2h,24h内避免剧烈咳嗽,防止出血,术后避免剧烈活动。护士应不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病人每时每刻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危险,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妥善地处理。晕针发生后要积极配合医生,首先要让患者平卧于病床,给予适当保暖,氧气吸入,给患者口服温开水,或用中医的方法指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 加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宣教工作。穿刺3日内保持针眼处无菌,24h内不要洗澡,注意观察有无渗血或渗液。注入药物后,病人要稍加活动,以便药物在胸腔内混匀。

  3 结论

  胸腔穿刺发生晕针的反应为一过性,停止操作后5~10min可自行恢复,与迷走神经兴奋、亢进,短暂脑供血不足密切相关;高反射性血管迷走性晕厥,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差是发生晕针的基础;过强的局部刺激,患者对操作过程缺乏基本的了解而引起的紧张情绪,以及外部的不良环境因素等是引起晕针的诱因。通过有效预防和护理可大大减少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 隋文艳作者单位:476000 河南商丘,商丘市结核病防治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