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7期

下咽环后区颈段癌切除空肠代食道的手术配合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空肠代食管。围手术期护理喉癌是颈部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喉癌侵犯到颈段食管,不仅要将全喉切除,还要切除一部分食管,取一段空肠代替颈段食管以维持其功能。1一般资料患者,男,62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空肠代食管;围手术护理

  喉癌是颈部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喉癌侵犯到颈段食管,不仅要将全喉切除,还要切除一部分食管,取一段空肠代替颈段食管以维持其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男,62岁。主因吞咽困难伴疼痛10个月余。近5个月来,自觉吞咽逐渐加重,且呈持续性,并吞咽疼痛及进食呛咳加重,同时出现消瘦。经门诊各项检查,以下咽环后区颈段肿瘤收入院。

  1.2手术方法(1)患者仰卧位,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麻醉,待麻醉满意后,垫肩头后仰,常规消毒铺单。(2)皮下局部浸润麻醉,行经前“U”形切口,两侧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并向上延续至下颌角,中点向下做竖切口直达胸骨上窝。(3)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颈深筋膜,向外牵拉胸锁乳突肌,分离颈鞘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向上至颌下腺下缘,向下至肩胛舌骨肌上,完成左右侧Ⅱ、Ⅲ区淋巴结清扫。(4)向外翻起经前带状肌,分离甲状腺并于峡部切开,断缘缝扎,锐齿拉钩牵拉甲状软骨向左侧转动,分离甲状软骨板,切断咽下缩肌及右侧甲状软骨上角,剥离子将梨状隐窝黏膜从甲状软骨背面分离,同法分离左侧梨状窝黏膜。自第2气管环上缘切断气管,向上提起气管断端,分离气管后壁与食道入口处前壁至环后区,并从此处切开黏膜进入下咽腔,见声带及环后区肿胀,沿安全缘切除喉体及颈段食管上部,于口底切缘及余食道上段切缘切取标本送冰冻病理。(5)分离一侧甲状腺上动脉及静脉以备血管吻合。(6)暴露腹部,常规消毒铺单。经左上腹腹直肌外缘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进入腹腔。仔细观察空肠血管弓,距屈氏韧带40cm小肠血管弓之动、静脉直径分别为2mm、3mm,游离该段肠襻,切断该段肠管及肠襻之血管弓,移至无菌冰盆。(7)动脉插入套管针,UW液开始灌注,滴速满意,离体肠管静脉充盈并有UW液流出,10min内持续灌注约300ml UW液,停止灌注(肠管颜色呈苍白色)。修正动静脉残端以备吻合用。(8)取灌注好的游离空肠按自动蠕动方向放置于颈部,将其动静脉分别与甲状腺上动静脉吻合,两血管近端分别用血管夹阻断血流,远端分别用1号线结扎,离断两血管,用肝素盐水冲洗断端,再用含5mg肝素的盐水注入静脉。用8个0的显微线将两断端做间接缝合,放开血管夹,见动脉端搏动良好,并可触及明显震颤。(9)吻合好后可见肠管蠕动及血运良好,将咽腔及游离空肠上段缝合,再将游离空肠下段与食道上段切缘吻合,可吸收生物膜妥善止血,缝合颈鞘术腔及经前带状肌。(10)将皮缘与气管断端缝合固定。作永久造瘘口。口底及双侧颈动脉鞘各放入2根负压引流,逐层缝合,加压包扎。麻醉醒后更换12mm金属套管。(11)腹部切断的空肠两端用3/0可吸收线连续双侧缝合,关闭系膜裂孔。清点器械,辅料无误,切口用布比卡因20ml浸润,逐层缝合腹壁,包扎切口。

  2手术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讨论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参加病区术前讨论,并做好记录,向医生确认第二天使用的特殊器材及要求。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2.1.2术前访视应避开治疗和用餐时间,访视时间不宜过长,以10~15min为宜。与患者交谈时,应正视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首先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告知患者从进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如:手术大致所需时间,手术的体位,麻醉诱导、手术的大致步骤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等。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针对性给予正确语言疏导。尽量多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使其树立其信心。向患者说明术前禁饮食、灌肠、下胃管的重要性等情况。对于术前就有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可以叮嘱患者用手势或文字交流。全喉切除患者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失去发音功能,可安抚患者通过各种手势、书写、食管发音、电子喉、人工喉等重新获得交流和发音功能,参与社会交流。

  2.2术中护理(1)护理人员按患者安全核查表到病区与责任护士进行床旁核对,检查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无误后可将患者带入手术间。(2)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主管医生、麻醉医生一起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无误后,协助患者脱衣、躺到手术床上,并用薄被给患者遮挡保暖。(3)老年人由于所患疾病及机体功能的减退,手术时间较长易发生压疮。术前取得患者配合,在易受压处贴上防压贴,如:肩胛部、骶尾、肘部、足跟处等。术中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进行向一侧摇床,为了防止摩擦力而导致的压疮,可在髋关节后方贴上防压贴。术中每隔2h,可将患者的臀部及脚踝抬起1min,解除一下一直受压的部位。(4)老年患者血管弹性较差,应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在进行穿刺。协助麻醉医生进行股静脉及动脉穿刺,并妥善固定以防滑脱。(5)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待麻醉满意后在进行导尿,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减轻了对患者的疼痛,克服了患者清醒时紧张与害羞的心理,也提高了导尿的成功率并减轻了对尿道黏膜的刺激。为了准确计算尿量,在引流管下面连接 50ml的注射器,术中每隔1h释放1次尿管,准确记录,术后加在一起算总出量。(6)术前在手术床单下铺复温毯,以便观察患者的体温,及时得到良好的控制。(7)术中严格遵循无瘤原。由远至近,先清扫淋巴结,后在处理肿瘤部位。先结扎肿瘤的出入血管,在锐性分离肿瘤组织。肿瘤切除后,立即更换手套,术野周围加盖治疗巾,所有被肿瘤污染或可疑污染的器械纱布全部撤离,更换新的器械及纱布。术野先用碘伏消毒,再用蒸馏水冲洗。(8)吻合肠管与甲状腺动静脉时,在肠管边放置无菌冰,防止肠管坏死,并间断性地用肝素液冲洗断端,防止血栓的形成。及时观察肠管的颜色及蠕动情况。

  3麻醉苏醒期护理

  (1)躁动是全麻恢复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躁动不安只是短暂的,但确可引起意外性伤害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1]。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在苏醒期,护士要守在患者身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必要时协助麻醉医生正确使用束缚带固定患者的肢体。喉癌患者可因气管导管、胃管、尿管及苏醒后更换金属套管的刺激引起不适,因此术前访视时,便告知患者苏醒时会因胃管、尿管气管导管出现的不适,是属于正常现象,要尽可能地配合,术后根据情况再逐一拔出。在全麻恢复期适当地给予心理舒适护理,如轻轻地握住患者的手,呼唤患者的名字,向患者说明手术情况,使其放心,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从而使其产生安全感,减少躁动[2]。(2)协助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神经反射、脉搏、血压、呼吸等来估计麻醉深度。如:观察患者的瞳孔较小,浅反射消失,脉搏慢,呼吸深而均匀表示麻醉程度比较深,短时间内不会苏醒。反之,瞳孔较大或者正常,睫毛反射存在,眼球转动灵活,脉搏略快,血压上升,呼吸浅速不规则,表示患者即将苏醒。此时护士要加强巡视,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坠床[3]。

  4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出血、吻合口漏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喉癌患者术后不能进餐,每日应从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并严格记录24h的出入量。

【参考文献】
    1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530-532.

  2余珍.全麻恢复期躁动原因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7(2):191-192.

  3管秀红.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6(9):171-172.

  

作者: 刘红,周琛作者单位:710032 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