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20期

关于患者安全管理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为了提高医院对患者安全管理的认识与思考,本文对患者安全管理的概念、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及所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相应提出了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关键词】患者安全管理。具体措施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患者安全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为了提高医院对患者安全管理的认识与思考,本文对患者安全管理的概念、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及所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相应提出了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患者安全管理;原则;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患者安全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诊疗技术、心理、环境、药物等因素,如何消除患者安全隐患是摆在每一个医务者面前的问题。患者安全管理是保护患者得到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患者安全管理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接受医疗的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允许发生的损害,一个是不能发生不允许发生的损害[2]。关注患者安全,现已成为医院管理的新目标。因此探讨患者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

  1.1常见患者安全问题见表1。表1常见患者安全问题

  1.2人员因素主要是指医务及护理人员素质及技术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1)法律意识淡薄,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医务人员或护理人员有时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而导致患者死亡、残疾或因服务态度差,不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而引发护理不安全事例。(2)业务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熟练。某些护理人员对突发病情变化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未及时报告医生,导致延误治疗。(3)缺乏有效的沟通。部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言语不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1.3管理因素原因包括:(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层对患者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差,未能及时制定健全的管理机制,容易造成管理漏洞。(2)监控不力。某些医院即使制定了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缺乏有效的实施、在监控方面下的工夫不够,也容易导致产生患者安全隐患。(3)人力资源不足或配置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进而造成服务不到位,从而影响患者安全。

  2患者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广泛开展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引导医务工作者及护士学法、懂法、知法,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才能很好地维护患者和自己的权益;不可存在丝毫侥幸心理,随意简化任何程序,忽视每一查每一对。

  2.2提高业务水平及整体素质要加强在职医务者业务技术的学习,提高诊断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业务技术才能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尽量减少患者医疗事故的发生,达到患者安全管理的目标。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要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由于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有所不同,所以要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在上午、中午、夜班时要增加人员,医疗高峰时要实行弹性排班制,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或为重病人的抢救都可以实行动态排班,进而改善解决超负荷工作状态。

  2.4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住院部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络体系[3]。建立质控小组,加大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夜间查房工作,系统地观察护士自律性;对危重、特殊观察处置者及特殊场所挂警示标识提示患者及家属,如防跌倒、防烫伤、输氧装置“四防”。

  2.5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实行岗位责任制(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要求做到:护理记录上要写清、口头交接班要讲清、床头交接班要看清;(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3)输液卡有执行标记、时间及签名;(4)输血单应两人核对签名;(5)药品的管理,毒、麻、限、剧药品应专柜、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制度,内服、外用药分开放置,标签醒目。物品、药品做到五定,无过期药品,用后及时补充,物品仪器等齐全完好,专人负责保养维修,班班交接并有签名。

  2.6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在为患者实施任何诊疗活动时,都必须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当发生安全事件时,先找原因,把危害的风险损害降到最低,而不是先找是谁造成;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改进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包括了患者和医务人员;构建安全文化首先要从医院与科主任领导做起;患者安全是全体医务人员的责任,要重视管理系统、设备和人为的因素;发生事件的当事人(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必须支持和参与调查;医院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明确的处理制度、程序和相关人员职责;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一定要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开放的、公平的、不责难、非处罚的,并可从中得到学习的系统。

  3结语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安全的需要是个体生理需要满足后,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对患者来说,生理安全需要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积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意识,对患者安全隐患进行防微杜渐;医院领导也应大力支持医疗行业安全文化的构建,循序渐进的建立起以患者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工作,真正促进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席淑华,周立,张晓萍.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6-197.

  2成翼娟.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

  3邹飞萍,糜娜.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4.

作者: 李苗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血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