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5期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方法采用谈话、随访的方式对10例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从而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饮食、药物综合治疗。结论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已引起高度重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方法 采用谈话、随访的方式对10例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从而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饮食、药物综合治疗。结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已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心理分析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杀手。由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而复杂且并发症多,从而导致大多数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并影响康复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与预防疾病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对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表明: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已引起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以来,我院门诊及收住糖尿病患者10例,其中1型2例,2型8例。男6例,女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5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谈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病情的情绪反应,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及精神心理状况(轻视、紧张、悲观、失望)等项目。

  2 结果

  在10例糖尿病患者中,对疾病认为无所谓者1例(占10%),焦虑紧张者4例(占40%),悲观失望者5例(占50%)。另外调查对糖尿病知识不了解的2例(占20%),有一定认识的5例(占50%),比较了解的3例(占30%)
   
  3 讨论

  对于一个具体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其独特的遗传因素、性格特点、物质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从心身医学的原则看糖尿病,须全面衡量各种可能考虑到的致病因素。即遗传学方面考虑家族中的遗传倾向;饮食方面考虑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考虑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及生活规律紊乱;负性心理情绪状态,如长期的衰伤、压抑、失望、愤懑等。因此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清除不同的致病因素。在目前情况下,遗传因素尚不能去除,而饮食习惯、嗜好和生活方式,只要患者有改变的愿望,能遵医嘱,改变还是比较容易的。比较难以改变的是心理社会因素,一则生活事件的出现是不由人主观愿望决定的;二则面对生活事件的心理应对方式决定了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糖尿病发病率虽然相当高,但就整个人群而言,糖尿病患者仍属少数。因此,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发病,主要应该从个体的因素去考虑。个体因素中,心理适应能力尤为重要。患者没有能力改变外部客观环境因素,同时对于某些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因素又缺乏适应能力,常导致心情压抑和情绪低落而增加个体易患倾向。为此,增加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是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综合性对策的关键所在。
   
  3.1 树立生活信念 患糖尿病之后,首先要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念,面对现实不悲观、不退缩。有人说:“只有无法医治的人,而没有医治不了的疾病”。美国医生伯尼·S·西格尔10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有一些曾患癌症艾滋病、多发性硬化症等医生认为是绝症的患者中有75%存活10年之久,而对“反应淡漠”或感到无助无望的患者只有22%活到10年。心理学家还发现,充分表达出压抑、焦虑及带有悲观情绪的糖尿病患者要比极少表达出沮丧情绪的患者能够生存更长的时间。因而我们确信:人的精神状态可以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方式,来达到改变人的身体状况的目的。平静豁达的心情向人体发出“生”的信号,而沮丧、恐惧及无休止的冲突向人体发出“死”的信号。因此尽管目前的科学尚不能确切解释那些不可测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但一切治愈必有科学的理由。
   
  3.2 加强心理疏导 糖尿病确诊以后,一般患者均处于过分焦虑和抑郁状态之下。有的过分焦虑,急切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疗。此时,非常想找一位“妙手回春”的医生,有的患者则是失望,自暴自弃,认为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心恢意冷,拒绝治疗。所以,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的,是一切治疗手段的基础。必须让患者保持冷静,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战胜疾病的法宝。如1例女性患者,68岁,因右小腿皮肤烫伤后化脓感染不愈2个多月于2002年12月20日入院,反复查血糖11.8~18.8mmol/L之间,尿糖(++~+++),并伴有视力下降,全身肢体麻木、刺痛,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减低。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该患者变得沉默、消极、偷偷流泪,我们通过与该患者及家属沟通,得知患者听说此病为终身疾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治疗困难,心理负担加重,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我们通过热心、体贴、反复的思想工作,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相关知识,治疗目的和不同程度产生的不同预后,并采用心理疏导疗法,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虽是终身疾病不能根治,但是通过合理治疗,控制血糖,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获得与常人无异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结果该患者放下思想包袱,配合医生综合治疗,血糖、尿糖控制,伤口愈合于2003年2月10日出院,出院后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其血糖一直控制较好,波动于6.2~7.9mmol/L,至今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3 矫正不良行为 该类患者,由于症状多而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的患者一听到此病是一种慢性病需终身治疗,且须严格控制饮食,常感到失去生活乐趣而产生悲观情绪,尤其是一些文化层次高的人,疑心重,思虑过多,难以接受医生的开导,陷入痛苦深渊不能自拔,由于情绪不稳,心理忧郁,使血糖的控制受到影响;而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综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便以为糖尿病已经治愈,盲目乐观,不遵医嘱,不能坚持饮食控制,当病情反复,出现各种并发症时才到医院,使治疗困难化、复杂化。然而,并非所有不健康行为都像吸烟那样显而易见。其他所有可能损害削弱机体抵抗力的行为都是致病因素。如:生活起居无常,饮食习惯不良,缺乏体力活动,或过度劳累而得不到休息等。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则主要通过改变患者的认识来进行矫正,有步骤的使其清楚地认识到必 须改变这些行为才能恢复健康,最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增强对于环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另外,传授糖尿病知识,本组病例对糖尿病有一定认识的仅占50%,比较了解的占30%,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患者积极行动起来构筑和坚守三级预防观念。一级预防是指最大限度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糖尿病患者;三级预防是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伤残率和病死率。对于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使其认识到持之以恒的治疗糖尿病是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措施。
   
  总之,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治疗过程中,除了强调传统的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外,还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缺乏应有的重视,医学的重点仅集中于研究生物学的改变。也就是从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去探索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人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在人类史上,这一模式的确为医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哈维(Harvey)创立血液循环学说;莫干尼(Morgani)揭示疾病的器官损害本质,乃至发展到魏尔肖(Virchow)的疾病为细胞损害学说;巴斯德(Pasteur)及科赫(Koch)对许多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的研究成功;直到近代,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器官移植和人工脏器的应用等等。这些辉煌成就,无论在认识疾病,还是在治疗、预防疾病方面,都为现代和未来医学奠定了基础,无疑都是成功的。对今后也仍然会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在医学实践中,这一模式也逐渐暴露出种种缺陷和消极影响,最重要者,是它从根本上偏离了作为医学的对象“人”的完整性,从而大大阻碍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很明显,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科学。近年来,世界医学的潮流逐步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掌握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疏导方法,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04-09-28)

  作者单位:710600西安临潼解放军68310部队门诊部  

  (编辑晓 青)

作者: 沈昌明 党永进 丁宝林 周锦宏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