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结合CT分析出血性腔隙综合征46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随着CT和MRI的应用,临床不断发现有脑内的小量出血可引起类似腔隙性梗死的表现,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1]。腔隙综合征表现包括:(1)纯运动性轻偏瘫18例,表现一侧面部及上下肢无力,无客观感觉障碍。(3)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4例,表现言语含糊不清、呐吃、面肌无力、吞咽困难、手显笨拙,难以完成精细动作......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CT和MRI的应用,临床不断发现有脑内的小量  出血可引起类似腔隙性梗死的表现,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  合征    [1]    。笔者从2000年10月~2005年6月共收住46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44  ~76岁,平均59.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4例,冠心病病  史22例,糖尿病病史15例,合并颈椎病病史26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动态起病39例,静  态起病7例。发病时均意识清楚,无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  征。嗜睡4例,头痛9例,头晕11例。血压大于160/   95mmHg者41例。心电图异常21例。无并发上消化道出  血、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心衰等。腔隙综合征表现包括:  (1)纯运动性轻偏瘫18例,表现一侧面部及上下肢无力,无客观感觉障碍。(2)共济失调性轻偏瘫6例,表现为一  侧轻偏瘫, 伴同侧偏身性共济失调,症状均以下肢为重。  (3)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4例,表现言语含糊不清、呐  吃、面肌无力、吞咽困难、手显笨拙,难以完成精细动作。不  伴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4)感觉运动性卒中8例,具有  运动与感觉性卒中的双重表现,但均为不完全性神经功能  损害。  

  1.3     脑脊液检查 除11例未查外,其他脑脊液的颜色、压  力及常规、生化检查均正常。  

  1.4     CT和MRI所见 46例均经CT确诊,其中18例再经  MRI检查。所有病例出血灶均不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  占位效应不明显,中线结构不移位。按出血部位及范围依  次为:(1)壳核出血21例,出血量2.0~8.3ml,平均3.8ml。  (2)内囊出血12例,出血量0.8~4.6ml,平均2.1ml。(3)  丘脑出血8例,出血量0.8~2.9ml,平均1.3ml。(4)小脑出血3例,出血量分别为16ml、1.9ml、2.3ml,平均1.9ml。  (5)桥脑出血2例,出血量分别为0.3ml、0.5ml。
      
  1.5     误诊情况 CT确诊前被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22例,  短暂性脑缺血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例,心源性脑  缺血3例。  

  1.6     治疗预后 CT确诊后按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使  用小剂量脱水剂,时间不必过长,注意控制血压。44例在   16~51天内基本恢复,2例分别于住院第33天,第41天  时,同一部位再次出血达19ml和24ml,经积极治疗后好  转,但遗留严重偏瘫。出血量越少预后越好,壳核出血预  后最好,内囊和丘脑出血预后较差,小脑和桥脑出血预后  更差。   

  2 讨论  

  过去一直认为腔隙综合征为腔隙脑性梗死所致,而脑  出血不可能仅引起轻微的腔隙综合征而不伴严重的神经功  能障碍    [2]    。由于CT和MRI的应用,Fisher与Mohr等从临  床和病理上首次证实了表现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少量脑  出血。其中Mohr收治的174例自发性脑出血中,有19例  表现为典型的腔隙综合征,占10.9%。本组病例也具有类  似的典型表现。其临床特点包括:(1)多数有高血压病史;  (2)起病急骤,临床表现符合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  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或感觉运动  性卒中;(3)脑脊液一般正常;(4)CT与MRI在壳核、内囊、   丘脑、小脑、桥脑显示小血肿的异常影像。血肿局限在脑实  质内不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中线结构不移位;(5)一般  无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亦无意识障碍,智能改变、明  显失语、视野缺损、瞳孔改变及癫痫发作等严重脑实质损害  征象;(6)CT确诊前极易被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  脑缺血、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心源性脑缺血等;(7)预后  良好,仅2例因血压波动诱发再出血。  腔隙综合征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脑深部血管病变,即  穿支动脉系统高血压性小动脉脂质透明样变    [3]    。它可引  起穿支小动脉阻塞导致腔隙性脑梗死,也可因破裂、渗血而  引起小灶性脑出血,导致出血性腔隙综合征。因此,过去报  道的大量腔隙性脑梗死中可能包含着相当比例的出血性腔  隙综合征。由于出血性综合征多为急性起病,伴有头痛、高  血压等,在行CT检查或没有条件作CT时,了解上述这些  特点有助于与腔隙性脑梗死鉴别,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玉琴.小量壳核出血(附10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  志,1993,10(1):53-55. 

  2 隋邦森.脑血管疾病-MRI、CT、CSA与临床.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1,225-229. 

  3 王新得.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CT检查所见分析.中华神  经精神科杂志,1982,15(3):119-123.        
  作者单位: 037017 山西大同,同煤集团三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赵艳芳剧仲华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