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54例死亡病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本文选择2000年10月~2004年12月住院资料完整的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病例。针对患者起病时间、死亡时间、临床表现、并发症进行分析,以期对此类病人的治疗、抢救处理更为合理。1诊断标准依据患者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2一般资料死亡病例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46~84岁,平均62。...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文选择2000年10月~2004年12月住院资料完整的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病例。针对患者起病时间、死亡时间、临床表现、并发症进行分析,以期对此类病人的治疗、抢救处理更为合理。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依据患者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

  1.2  一般资料 

  死亡病例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46~84岁,平均62.4岁。其中发病到就诊时间<3h 12例,<6h 9例,<12h 18例,12~24h 5例,24~48h 6例,3~7天 4例,平均0.42天。患者发病到死亡时间<6h 10例,<12h 12例,12~24h 15例,24~48h 5例,3~7天 4例,8~14天 8例,平均2.87天。

  1.3  临床表现 

  (1)发病前多有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2)发病前无任何先兆症状,发病后出现意识障碍、呕吐、大小便失禁、呼吸不规则。(3)入院时血压均明显高于平时血压,经降压药物治疗血压不下降。(4)发病时神志清楚,病情渐进性发展进入昏迷者29例,占54%,发病时即昏迷者14例,占26%。(5)入院后12h内出现中枢性高热12例,占22%。入院后24h内出现应激性溃疡28例,占52%。入院后查空腹血糖,持续高于正常者31例,占57%。(6)入院后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者42例,占78%。(7)本组脑出血从发病到死亡平均时间2.87天,48h内死亡者42例,占78%,死于脑疝形成、中枢性呼吸衰竭;3~14天死亡12例,占22%,其中3例死于脑疝形成,其余死于合并症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

  1.4  头颅CT表现 

  (1)丘脑出血12例,基底节区出血17例,颞顶叶出血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6例,脑干出血10例,小脑出血4例。其中脑室扩张18例,中线结构移位31例。(2)出血量:大脑半球出血量平均30.8ml,脑干出血量平均5.6ml,小脑出血量平均12.6ml。

  2  讨论

  脑出血是致死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从本组病例分析,以下情况应引起医师的高度注意:(1)急性动态起病,尤其是患者在觉醒状态下发病,往往病情越重越引起病人与家属的警觉,发病后来医院就诊的时间越早,其病情最为危重,预后最差,而恰恰是相当一部分这类病人的家属,对这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着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最不容易接受患者无法救治的现实。(2)发病后病人症状不严重,神志清楚,病情在入院后经一系列治疗仍渐进性发展,出现昏迷,患者家属对病情进展不理解,但易对经治医师的业务水平产生不信任情绪,随着病人死亡、整个抢救过程结束,患者家属出现不友好的行为,甚至是过激的行为。(3)发病前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发病后应激能力下降,重要脏器的储备能力降低,容易并发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4)由清醒状态逐渐进入昏迷,或昏迷程度逐渐加重,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或再次出血的可能。发病时即有昏迷,眼球居中位,双侧瞳孔变小、变大、不等大,提示出血量大,脑干生命中枢受损。中枢性高热是间脑受损的表现,使得脑耗氧剧增,加速病情发展。(5)发病后血压明显高于平时血压,经紧急降血压、脱水治疗后血压居高不下,提示大量脑出血,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发病后血压越高预后越差。(6)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与脑内结构受压、脑组织移位、破坏、颅内压力增高有关。本组合并应激性溃疡者占50%以上,表明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预后差。应尽早应用制酸剂预防应激性溃疡。(7)脑出血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痰液分泌增多,不易排出,感染不易控制,容易导致中毒性休克和痰堵窒息,加速患者死亡。应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利于痰液引流。同时应用强效抗生素控制感染。(8)脑出血的预后主要和脑出血量、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不规则型脑出血容易出现急性期再发出血。28例病人入院时头颅CT检查,出血量不大,无中线结构移位,但病人入院后病情渐进性恶化、呕吐频繁,复查头颅CT示出血量增大,导致脑疝形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支持急性期再发出血。(9)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对于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极大。很多家属不能或不愿接受这个严重的事件,容易引发患者家属的不理智行为,甚至出现对立情绪,暴发破坏行为,引起医患关系紧张、恶化。所以,抢救病人的同时,应对病人家属心理充分了解,并适当进行疏导。对于每一个危重病人,应认真履行病情告知制度及签字制度,详细交待病人的病因、病情特点、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可能预后,使家属充分了解病人的生命状况和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作为。在抢救病人过程中,认真按照抢救流程操作,同时将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演变情况及时告知家属,以便家属逐渐接受现实,减少误解,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单位: 061500 河北南皮,南皮县人民医院

  (编辑:周蕊)


 

作者: 侯云栋,赵丽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