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低分子量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低分子量肝素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应用7天。结果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低分子量肝素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应用7天。结果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更有效地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含片用量,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且对血凝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就诊病因,病情变化多端,临床上常认为UAP相当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个阶段。治疗不及时可能迅速进展为AMI甚至猝死。本文旨在讨论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在UAP治疗中的作用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5年6月因UAP住院患者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45~78岁,平均(58.7±8.2)岁。UAP诊断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包括初发型心绞痛25例,恶化型心绞痛48例,变异型心绞痛10例,梗死后心绞痛22例,混合性心绞痛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LMWH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中,男31例,女29例;LWMH组中,男33例,女27例。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低分子量肝素组除应用以上药物外,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法玛西亚普强公司生产,商品名法安明)5000u,臀部或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应用7天。

  1.3  观察指标 

  (1)征象指标: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均次持续时间,硝酸甘油含片日均用量;(2)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文中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研究资料完整,无中途退出者。120例患者中,17例(14.2%)皮下注射处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局部处理后好转,无过敏反应,无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出血并发症。治疗征象指标见表1,实验室指标见表2。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征象指标  (略) 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两组间比较,△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  (略)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P>0.05

    由上可见,两组均治疗有效,但低分子量肝素组较常规治疗组疗效更好(P<0.01),且治疗后对血小板和血凝指标影响不大(P>0.05)。

  3  讨论

  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减少心肌氧耗和(或)增加冠脉血流,恢复心肌氧需和氧供之间的平衡,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由于UAP多由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黏附聚集、凝血系统激活等导致血栓形成,并可伴有血管痉挛[1,2]。如能早期干预,可有效缓解UAP症状,减少AMI和猝死发生,但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溶栓治疗也无明确疗效。近年来,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因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但临床医生往往顾忌出血可能而不能广泛应用。

  低分子量肝素是普通肝素解聚得到的小分子物质,平均分子量4500kD,主要成分是黏多糖,具有抗凝血酶和抗凝血因子Xa、促进抗凝血酶Ⅲ(AT-Ⅲ)等作用。通过测定血浆抗Xa活性,皮下给药3h后达到血药峰值,清除半衰期为3.5h,注射后抗Xa活性持续至少18h[3,4]。FraxI S研究表明,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比较,具有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更低、给药方便、无需监测凝血功能、节约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少等优点。本文亦证实除低比例的注射局部瘀点、瘀斑外,未见严重出血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总之,低分子量肝素作为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宁吉春. 低分子肝素对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实用医药杂志,2003,20(2):99-100.

  2  李凌,刘瑞云,董建增,等.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8):1205-1206.

  3  Gurfinkel EP, Manos EJ, Mejail RI, et al.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versus regular heparin or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and silent ischemia.Am Coll Cardiol, 1995,26(2):313-318.

  4  Fareed J, Hoppenstendt DA. Pharmacolog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Semin Thromb Hemost,1996,22(12):13.

  作者单位: 200031 上海,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编辑:杨熠) 


 

作者: 张海晨,张春鸣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