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3期

外伤后脑部出现急性缺血性病变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外伤(特别是脑部外伤)后一般会出现以脑部为主的出血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等,很少会出现脑部的急性缺血性疾病,本例报告为由于外伤后出现的脑部急性缺血性改变。患者入院6h后逐渐出现嗜睡,不能言语,无二便失禁。当是给予急查头部MR示:急性脑干梗死,右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性脑改变......

点击显示 收起

  外伤(特别是脑部外伤)后一般会出现以脑部为主的出血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等,很少会出现脑部的急性缺血性疾病,本例报告为由于外伤后出现的脑部急性缺血性改变。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9岁,因“右侧髋部摔伤后肿痛伴活动受限2h”于2005年4月6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9℃,P 78次/min,R 20次/min,BP 130/80mmHg。一般状况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推入病室,皮肤、黏膜无苍白,无黄染,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骨科专科查体:右侧髋部肿胀,右下肢略外旋位畸形,无明显缩短,局部触痛阳性,轴向叩击痛阳性,右下肢痛觉减退,右侧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右侧跖反射正常,右侧Babingski征未引出。门诊:骨盆X线示:右股骨基底可见斜行骨折线,无移位。诊断:右股骨颈基底骨折,治疗:给予右下肢皮下牵引。患者入院6h后逐渐出现嗜睡,不能言语,无二便失禁。查体:嗜睡状态,查体不配合。双眼居中,眼球活动自如,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示齿口角不偏,伸舌居中,无明显偏身痛觉减退,右侧下肢制动,双上肢肌力2~3级,左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双侧Chaddock征阴性,颈强(-),克氏征阴性。当是给予急查头部MR示:急性脑干梗死,右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性脑改变。立即给予甘露醇125ml+速尿40mg bid ivgtt,生理盐水250ml+依达拉奉30mg qd ivgtt。治疗10天后患者言语流利,除右下肢外余肢体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2  讨论

  由于CT和MR的普遍使用,临床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率明显增高,并日益受到重视。过去认为脑外伤致颅内出血可继发梗死,该病例是头部没有受到碰撞颅内没有造成出血,并且肢体外伤后出血量较少引发急性脑干梗死,原因主要考虑:(1)血液流变学异常:外伤(特别是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发生明显改变[1]。表现为血液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增强,群集红细胞黏度增高,使血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最终导致脑梗死。(2)由于外伤损害后血流撞击作用,容易导致脑血管内膜与中层分离,最终形成夹层动脉瘤[2],血管进行性狭窄,导致血管闭死。(3)外伤后致血管损伤,可引起血管痉挛,血管顺应性降低等血管功能障碍造成缺氧,致继发性脑缺血改变,最终成为脑梗死。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0%[3]。

  【参考文献】

  1  Hijdra A. The traumatic infarction in the regin of basal ganglion.Neurology,1986,36:329.

  2  黄勤.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中华精神神经病学杂志,1992,8(6):359.

  3  任智节(译).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能避免继发性脑梗塞吗?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9,3:163.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 163453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龙南医院神经内科16病区

作者: 周勇,徐树军,惠凯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